四卷。清杨望秦撰。杨望秦字敬之,武进(今江苏武进)人。生卒年不详,乾隆乙酉(1765)举人,其后仕途不畅,晚年才得到广西的一个知县官职,未至而卒。该书为笔记小说,分四类:卷一“述录”,所记为知名贤德之
八卷。清马元仪《生卒年不详》撰。马元仪,苏州(今属江苏省)人。此书前有雍正年间汪濂夫序,序中汪氏称马氏曾受学于云间李中梓、西昌喻嘉言。因二人皆为清初之人,可推断马氏为康熙初年人。此书为马氏门人姜思吾传
十卷。清吴伟业(109-1671)编。吴伟业,字骏公,号梅村,太仓(今属江苏)人。伟业,崇祯四年(1631)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历迁东宫侍读,南京国子监司业。福王时,拜少詹事。因与马士英、阮大铖不合,
不分卷。清吴大澂撰。吴大澂,详见《恒轩所见吉金录》条。此书为吴大澂论述金石的有关书信,计三十多件。书信大多不具年代,只具月日。惟自兴安至商州道中所寄之书,署甲戌仲冬(1874)。还有自东边所寄一信,内
六卷。无撰者姓名。此书专为初学者而编。其体裁与《增订清文鉴》、《满洲类书》、《同文广汇全书》、《清语摘抄四种》,以及《新语集要便览》等书相近。其类目,略同于《清文鉴》。第一卷分为天文、时令、地舆、城郭
五卷。附失编一卷。清赵之谦撰。赵之谦(1829-1884),篆刻家,书法家。初字益甫,号冷君,后改字撝叔,号悲盦、无闷。浙江会稽(今绍兴)人。咸丰举人,历官江西奉新、南城等县。著作除本书外,尚有《二金
一卷。清马国翰(1794-1857)编辑。马国翰字词溪,号竹吾,山东历城(今济南市)人。官至陕州知府。辑有《玉函山房辑佚书》。《孝经雌雄图》一卷《隋志》有记载,书已亡佚。庞元英《文昌杂录》载:周显德六
三十二卷。明刘凤(1517-1600)撰。刘凤,字子威。长洲(江苏苏州)人。嘉靖二十九年(1550)进士。官累河南按察使佥事。著有《续吴中先贤赞》等。据《江左脞谈》载,刘子威好为诘屈聱牙之文,吴人推服
三卷。清代惠栋撰。惠栋见《新本郑氏周易》条。此书是作者的札记,涉及面较广,内容取自经史多种著作,考据十分精详、广博。由于作者精于汉易学,所以书中有许多“识粹道藏之论”,如卷一“卦气”、卷二“龟卜”等内
八卷。明张九韶(生卒年不详)撰。张九韶字美和,后以字行,《明史·宋讷传》附载张九韶传,即称张美和,清江(今属江西)人。元末累举不仕。明洪武三年(1370),荐举为县学教谕,迁国子助教,改翰林编修。致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