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邹县志

邹县志

①三卷。清朱承命纂修。朱承命字雪沽,天津人,进士出身,康熙九年(1670)任邹县知县。朱承命到任后,整理庶政之余,因检查旧志欲为重修。考邹县志,创修于明嘉靖四年知县戴光,再修于万历八年(1580)许守恩,三修于万历二十二年(1594)王一桢,四修于万历三十九(1611)年胡继先,五修于崇祯四年(1631)黄应祥,此志为六修。上距黄应祥志已四十余年,中经鼎革,政治风俗,均与昔异。适清朝廷以诏修天下一统志,令全国郡邑,重新修辑地志,以备采择。朱承命乃集邑中绅儒,设局征文,采访考订,力求近成,以旧志为范本,续以近事,纲目门类,亦多更动,遂成新志。《邹县志》康熙十二年(1673)刻本。全书三卷,分土地部、人民部、政事部三大纲,为:卷一土地部:疆域志、古迹志、物产志,卷二人民部:丁口志、风俗志、选举志、圣贤志、后贤志、节行志、灾乱志,卷三政事部:国君志、名宦志、赋役志、驿递志、防御志、建置志。此志体例,尚沿古昔,较为简略。编次取材,混乱杂冗。②三卷。清娄一均纂修,娄一均字秉轩,浙江会稽人,出身贡生,康熙四十八年(1709)任邹县知县。娄一均宰邹县时,正逢兖州郡守金一凤命所属县增辑邑志,即集邑中绅儒,取旧志为据,搜罗补缀,视昔为详,遂成新志。《邹县志》康熙五十四年(1715)刻本。此志体例较完备,资料翔实,略古详今。其一大特点是有继有创,网罗旧文,折衷前史,详稽根源,详土地沿革,核人物初终,综观全书,列目挈纲,简中有详,整而洁,将数百年官政人文一一再现。此志尚有光绪十八年(1892)重印本。

猜你喜欢

  • 楚辞评注

    十卷。清王萌(生卒年事迹不详)撰。王萌,字逊直,竟陵(今湖北天门)人,诸生。《楚辞评注》卷首有王萌自序,目录,并附《后记》。《后记》说到各篇作者和此书弃取篇目标准等问题。此书由王萌评注,其侄王远(字带

  • 洪范正论

    五卷。清胡渭(详见《易图明辨》)撰。《洪范》系《尚书》重要篇目之一,主要内容详见《洪范口义》条。自汉以来,研治《洪范》者多有其人。渭研治《洪范》,以《洪范》为体,《禹贡》为用,互相推阐,以发明奉若天道

  • 艺风堂文漫存

    十二卷。清缪荃孙(1844-1919)撰。缪荃孙生平详见《艺风堂文集》(辞目)。《艺风堂文漫存》凡十二卷。内含《辛壬稿》三卷,以刊于辛亥(1911)、壬子(1912)年间,故名。卷一录其诗二十七题七十

  • 方氏墨谱

    六卷。明方于鲁撰。方于鲁,初名大激,后以字行,改字建元,歙县(今安徽歙县)人,生卒年不详。方氏初学为诗,与汪道昆联姻后,被汪氏招入丰干社,待遇优厚。后学得程君房墨法,改而制墨。为与程氏争名,互相倾轧,

  • 游具雅编

    一卷。明屠隆(详见《考槃余事》条)撰。分笠、杖、渔竿、舟、叶戕、葫芦、瓢、药篮、衣匣、叠桌、提盒、提炉、备具匣、酒尊等类目,皆为便于游览之具,书名亦由此而得。作者详细介绍了外出游览所需之器具以及它们的

  • 献丑集

    一卷。宋许棐(约1225年前后在世)撰。许棐生平详见《梅屋集》条。此集前有嘉熙元年(1237)许棐自序。集中所录仅短文十一篇,《樵谈》二十则。原载于左圭《百川学海》中,并非全本。其文词典雅自然流畅。此

  • 一书增删

    四卷。明俞邦时(生卒年不详)撰。俞邦时号敬轩,新昌(今属浙江)人。此书名曰“一书”,其意是以“一”为本。第一卷曰《元卷》,又分为《一元》、《两仪》、《三才》、《四象》。第二卷曰《副卷》,又分为《一天》

  • 春秋经筌

    十六卷。赵鹏飞(生卒不详)撰。赵鹏飞字企明,号木讷,绵州(治今四川绵阳)人,宋代经学家。生平不详。除此书外,赵氏还著有《诗故》(已佚)。赵氏认为,说经者拘泥三传,各守师说,多失孔子本旨,所以此书主于据

  • 天山客话

    一卷。清洪亮吉撰。(洪亮吉参见伊犁日记条)。洪亮吉于嘉庆五年(1800)二月十日抵达戍地,至闰四月三日特旨释还。居戍所计不到百天。此编为洪亮吉在戍所条记山川、物产、遗闻、琐事,共五十多则,也无所考证发

  • 大戴丧服变除

    一卷。汉戴德(详见《大戴礼记》)撰,清马国翰辑。丧服之变除,盖言成服至释服之仪节,亦称释禫之礼,即《杂记》郑注所引之礼是也。是书年代颇早,可证后来之人行礼之得失,如“天子诸侯庶昆弟、大夫庶子为其母,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