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读杜心解

读杜心解

六卷。清浦起龙(1679-?)撰。浦起龙生平详见《史通通释》辞目,本书为杜甫诗的一种比较简要的注本。全书按诗体编次,共分六体,每体一卷,每卷之下又分小卷,共录诗一千四百五十八首。在注释上作者参考了清初以前各家杜诗注本,加以抉择,并根据自己的研究心得,提出一些独立的见解。它着重于主题和章节大意的讲解,在考订历史背景,写作年代上有一定长处。但由于作者思想的局限,宣扬封建伦理道德和忠君思想,因此不免常有穿凿附会之处,甚而愈解愈晦。前人评其书:“编辑颇有考据,而繁冗亦多附会。”(蒋士铨语)《四库全书总目》在著录此书时评论说:“其间考证年月,印证时事,颇能正诸家之疏舛,而句下之注,漏略特甚。篇末之解,缴绕亦多。”且常夸用八股承转老套来分析段落大意,未免牵强。此集现存版本有雍正三年(1725)浦氏宁我斋刻本,道光时苏州文渊堂刻本和重庆善成堂刻本。1962年中华书局据原刻排印,王志庚点校。

猜你喜欢

  • 百宝总珍集

    十卷。作者不详。根据书中所记内容考察,可能是南宋时期临安市场商人所编辑。书中所记的金银、珍珠、玉石以及器物用品等等,一一详载其产地、价值、及其真伪形状。每种器物之前载有七言绝句一首,词语繁琐、庸俗。书

  • 永宁州志

    十六卷,清李重发修,高日华、联丰增修,刘汉镇增纂。李重发,云南鹤庆州人,进士,道光五年(1825)任知州。高日华,号蔚青,云南昆明人,进士,光绪八年(1882)任知州,倡修州志未成,移置柳城,不及一月

  • 大宁县志

    八卷。清杜棠修,郭屏纂。杜棠字召亭,湖南巴陵县人。嘉庆二十一年(1816)举人。道光十五年(1835)任知县。十八年去任,二十二年(1842)重任知县。《大宁县志》道光二十四年(1844)刻本。全书八

  • 发墨守

    一卷。汉郑玄(详见《乾坤凿度》)撰。何休著《公羊墨守》,捍卫《公羊》学,郑玄针对何氏之书著《发墨守》,攻击何氏之学。今书只存四条,是宋王应麟从诸书中辑出的,与《箴膏肓》、《起废疾》合编为一书,《四库全

  • 春秋详说

    ① 三十卷。家铉翁(生卒不详)撰。家铉翁字则堂,眉山(今属四川)人,宋元之际经学家。宋时以荫补官,后赐进士出身,官至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元兵至,丞相檄告天下守令以城降,铉翁独不签名。宋亡不仕,元

  • 二刻礼部增补订正四书合注篇主意

    是书为前礼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范谦、前礼部左侍郎兼侍读学士刘楚元、前礼部右侍郎兼侍读学士余继登同纂。礼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冯琦证正,礼部右侍郎兼侍读学士李廷机删补,《合注》原为范谦、刘楚元、余继登所辑刻。

  • 绿晓斋遗诗

    一卷。明卜舜年(约1573年前后在世),撰。舜年,字孟硕,江苏吴江人,生卒年均不详。该编前后无序跋,卷后附载有卜氏寿诗及陈时化、陆万言、陈继儒、乐元声、何三畏等人的赠诗,最后以其父节悯先生(卜梦熊)行

  • 史义拾遗

    二卷,元杨维桢(1296-1370)撰。维桢字廉夫,浙江绍兴人,《明史》载他“少时,日记书数千言”,其父杨宏在铁崖山筑楼,藏书数万卷,维桢在楼上读书五年,故自号铁崖。元泰定年间考取进士,署天台尹,但因

  • 玉岩集

    九卷。《附录》一卷。明周广(?-1530)撰。周广,字克之,昆山(今居江苏苏州)人,生年不详。弘治十八(1505)进士,历知莆田、吉水二县,后累官刑部侍郎。著有《玉岩集》、《江西通志》。周广一生官数处

  • 黄帝内经素问吴注

    详见《黄帝内经素问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