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卷,清陈焱修,俞荔等纂。陈焱,曾任永福县知县。明万历年间,邑令唐学仁首修县志。后历代均未续修。陈焱任县令后,以旧志久已失传,又纂成此书。乾隆十四年(1749)刻印。共十卷,分为:卷一,舆地;卷二,建
一卷。清吴荣光(1773-1843)自撰。荣光字伯荣,号荷屋,广东南海人,嘉庆四年(1799年)进士,历任编修,福建按察使,贵州布政使,湖南巡抚等官。善书画,兼治金石,著有《筠清馆金石志》、《帖镜》、
一卷。清李锐撰。锐字尚之,江苏元和(今苏州)人。清张惠言撰述《易例》,博综群书,而于虞氏之义例独略。李氏专述虞氏义例,凡一卷。其为例十八,计日月为易第一、日月在天成八卦第二、乾第三、消息第四、临观否泰
二十四卷。清纪昀(1724-1805)撰。纪昀字晓岚,一字春帆,直隶献县(今河北献县)人,清代著名学者、文学家。乾隆进士,由编修、侍读学士累迁至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早年讲考证之学,三十岁后以文章名天
六卷。明刘元卿(详见《大象观》条)撰。此书成于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取《帝鉴》、《相鉴》、《言鉴》、《牧鉴》、《珰鉴》、《闺鉴》六书,各撮取其文,合为一帙,其漏略殊甚,不足以言著作。有明万历中
三十二卷。清张星徽(生卒年与生平事迹不详)撰。星徽字北拱,温陵(今福建泉州)人。该书前有作者自序,知该书作成于清乾隆四年(1739),共三十二卷,其中《左传》十六卷,《国语》四卷,《公羊传》六卷,《穀
一卷。无撰述人姓名。此书只录《尧典》、《舜典》、《大禹谟》、《皋陶谟》、《益稷》五篇,又删去了一大半经文,也不引训诂,可是此书释义却严谨认真、一丝不苟。如此书认为《尧典》中“钦明”等十八字,是总括帝尧
见《书说》。
六卷。明徐灿(约1550前后在世)撰。徐灿字文华,后更字本充,号阳溪,奉新(江西西北)人。生卒年不详。嘉靖十六年(1537)举人。尝馆于严嵩家。一日严嵩与朝官饮宴,方献酬,客皆跪而受爵,徐灿遂慨然辞归
一卷。清周济(1781-1839)撰。周济,字保绪,一字介存,号未斋,晚号止庵,荆溪(今江苏宜兴)人。嘉庆进士,官淮安府学教授。有《味隽斋词》、《词辨》、《介存斋论词杂著》、《韵原》、《说文字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