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教参考
不分卷。西欧克拉格(生卒年不详)著,美国人赫士译。克拉格国籍不详。赫士有《光学揭要》一书,已著录。《诸教参考》共八章,取论神、论罪、论得救、论来世、论道德五大端,以基督教理攻诸教之说,也是基督教徒扬诩本教之书。前有赫士汉文自序,有竭力厘正之语;英文自序,称“可兰经文既经译者取萨尔译本校本,印度神道名称多据艾特尔梵汉词典采录,儒道两教乃延儒学通人诠订,则于原书颇有改窜。”此书初刻于清光绪年间,现通行本为广学会本。
不分卷。西欧克拉格(生卒年不详)著,美国人赫士译。克拉格国籍不详。赫士有《光学揭要》一书,已著录。《诸教参考》共八章,取论神、论罪、论得救、论来世、论道德五大端,以基督教理攻诸教之说,也是基督教徒扬诩本教之书。前有赫士汉文自序,有竭力厘正之语;英文自序,称“可兰经文既经译者取萨尔译本校本,印度神道名称多据艾特尔梵汉词典采录,儒道两教乃延儒学通人诠订,则于原书颇有改窜。”此书初刻于清光绪年间,现通行本为广学会本。
六卷。清葛芝(生卒年不详)撰。芝字尤仙,昆山(今属江苏省)人。葛芝推崇佛学,信奉佛教。《容膝居集杂录》所载多为近人魏禧、徐枋等人论述有关佛教事物的格言。葛芝自作序,认为人心是根本不存在欲望的,有了邪恶
一卷。清毕沅撰。参见《说文解字旧音》。是书把《说文》中本为一字(即异体字),经典或世俗别为二义的字汇为一编,本着许慎据形著训的原则加以考辨。例如:“求”“裘”、“裳”“常”、“祀”“禩”、“祐”“烜”
五十四卷,通表二卷,摭遗,一卷。清陈厚耀撰。陈厚耀著有《春秋长历》。此书选取群书所载与《春秋三传》、《国语》、《战国策》有异同者,分国编次,以备考证,其间作者已有所辨定。另外取《史记》十二诸侯表、六国
四十八卷首一卷,清范涞清修,何华元纂。范涞清,广昌人,曾任资阳县知县。何华元,邑人。按资阳县志创修于乾隆三十年(1765)县令张德源,嘉庆二十二年(1817)县令宋润奉檄重修,邑孝廉陈来仪主其事。兹编
二十八卷。《附录》二卷。唐王维(699-759)撰,清赵殿成(1683-1756)笺注。赵殿成字武韩,一作松谷,仁和(今浙江杭州)人。生平详见《画学秘诀》辞目。王维集旧有顾起经分类注本,但诗注不及文。
一卷。清范士熊选编。范士熊,生卒年不详。此书是编者于咸丰三年(1853)将范德芳、范德俊、范德嫁三姊妹之诗合在一起精刻而成的。范德芳,河南河内(今沁阳)人。知县范照范之长女,教谕赵邃之妻。清代诗人。所
五卷。唐张戬撰,近人龙璋辑。《考声》即《考声切韵》,此书不见于新旧《唐志》,历来公私书目亦未见著录,明修《永乐大典》,于每韵每字之音,胪列见存小学之书略无遗漏,亦未载此书,则其书亡佚已久。惟《慧琳音义
三卷。清全祖望撰。祖望字绍衣,一字谢山,浙江鄞县人,乾隆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全氏以为正史《艺文志》中易类除传义章句外,或归于蓍龟家、五行家、天文家、兵家、道家、释家、神仙家。而朱彝尊《经义考》将其列
二卷。明代章杰选刻。章杰,字子俊。生卒年不详,大概是明嘉靖时(1522-1567)人,原籍为今江苏苏州一带。该帖成于明嘉靖戊申(约1548),分上、下两卷。其中上卷有《右军像》、《定武兰亭》、《告墓文
十二卷。清杨宏声撰。宏声字拔斋,柏乡(今河北柏乡)人,乾隆辛未(1751)进士,官江苏金山县知县。该书大旨尊奉朱熹“《春秋》一经,为王道正纲纪”一语,对《公羊传》、《穀梁传》以及程氏传、苏氏传研究较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