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卷。清张祖年(生卒年不详)撰。张祖年字申伯,汤溪(今浙江金华县)人。自称张栻的二长世孙。著有《笏峙楼集》。《道驿集》是张祖年的一部杂说之作,其书内容论述正学阐微一卷,广泛议论四书性理诸书。论述正史阐
八卷。明黄希宪(生卒年不详)撰。黄希宪字毅所,一字伯容,金溪(属江西省)人。嘉靖三十二年(1553)进士,官御史。清录用建言诸臣,为参政福宁。时值倭寇入犯,黄希宪率兵击败之。后为嘉兴知府,缮修捍海诸堤
三卷。题“华胥大夫著”,作者真名为晚清张际亮。张际亮(1799-1844)字亨甫,号华胥大夫,福建建宁人。道光十六年(1836)举人,因得罪权贵,被人目为“狂生”,一生不曾作官,放浪山水,出入歌楼剧院
一卷。清章学诚(1738-1801)撰,章学诚,见《文史通义》条。此书是作者的论著,论述与记载都较为广泛,上自经史百家,下到杂文短章都有涉及,有的地方是直接摘录,有的地方则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有文史、
三十种,八十四卷。清汪大钧编。汪大钧,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生卒年及事迹不详。丛书所收均为清人著作,多与《聚学轩丛书》、《木犀轩丛书》相同,而择选不如二书精核,如汉郑玄《驳五经异义》一卷,据《问经堂丛
六卷。清刘基定(1775-1860)撰。刘基定字复。湖南宁乡人。嘉庆间例贡生。刘基定初与蕲水陈沅、湘潭张家乐相善,互相赓唱为乐。道光中,邓显鹤官宁乡县学训导。基定出其诗篇请教于显鹤。显鹤很不欣赏,基定
一卷。清李慈铭撰。李慈铭,有《魏书札记》,已著录。是书篇幅不长,所校多在高祖、炀帝两人本纪和礼仪、天文、地理三志,余则寥寥无几,又有空泛不确之处。但炀帝本纪中多条考证均颇为详确,可为参用。《越缦堂读史
二卷。清尤侗(1618-1704)撰。尤侗字同人,一字展成,号悔庵,又号艮斋,晚年自号西堂老人,江南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明诸生,入清,为顺治三年(1646)副榜贡生。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儒
二十三卷。《外集》一卷。宋周麟之(1118-1164)撰。周麟之,字茂振,海陵(今江苏泰州市)人,一说江宁(江苏南京)人。绍兴十五年(1145)进士,为武进尉。绍兴十八年应博学鸿词科试,合格,除左修职
一卷。清洪(1645-1704)撰。洪生平详见《长生殿》(辞目)。洪开始戏剧创作,为时很早,在《长生殿》之前就写过不少剧本,共有八种,现存的只有此《四婵娟》杂剧。《四婵娟》与徐渭的《四声猿》体制相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