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卷。金利銮孙撰。利銮孙字士贵,盱江(今江西临川)人。该书以编年为经,以各国之事为纬,分列条注其源流始末,其后又加以论述。清乾隆间四库馆臣所见《永乐大典》本,只有其论而无年表。
二十卷。清梅冲(生卒年不详)撰。梅冲字抱村,安徽桐城(今桐城县)人,梅谷成之孙。嘉庆举人。梅冲少承庭训,粗闻先人结论,未能竟学。后从李云门游,稍得门径。除本书外,尚著有《庄子本义》二卷、《勾股浅术》一
一卷。明解缙(1369-1415)撰。解缙字大绅,号春雨。吉水(今江西吉水)人。洪武二十一年进士,授中书庶吉士,曾上封事万言,论政令多变,刑罚过重之弊。永乐初,任翰林学士兼右春坊大学士,直文渊阁,预机
五十卷。《续集》六卷。清查慎行(1650-1727)撰。查慎行,原名嗣琏,字夏仲,后改名慎行,字悔余,号他山、初白,康熙时诗人。查慎行诗才敏捷,“平生所作,不下万首”(许汝霖《敬业堂诗集序》。著有《周
一卷。清史白(生卒年不详)撰。史白字坚又,鄱阳(今江西省波阳县)人。《复堂杂说》内容是杂论经史之语,其解易卦,多尚互体,颇能复古,其余内容都是习见之语。首尾仅四十余则,包括随笔札记,而后人抄撮成帙者。
二卷,清焦循(1763-1802)撰。循字里堂,江苏江都(今江苏扬州)人。他自幼博闻强记,识力精卓,每读一书,必穷究其源。平生著述宏富,曾有《雕菰楼文集》二十四卷。另有《易章句》,已著录。《里堂家训》
六卷。明张仲孝撰。张仲孝,字百原,江苏常熟人。以进士官浙江黄岩县知县。委羽山在黄岩县南五里,形似龟,故名翠龟,又名龟兹、俱依。相传周朝刘奉林讣为此地为仙圣窟穴,自嵩山迁居至此。丹成乘鹤升天,离去前竖大
三十三卷。明曹学佺(详见《易经通论》条)撰。此书分天、地、人三太部,其中天部三卷,人部三卷,地部二十七卷。其中或引说文小篆之解,或又仅就楷体字发义,如其解“春”字为三画象三阳;解“冬”字为反文之反,即
八卷。明顾祖武(生卒年不详)编。顾祖武字尔绳,号塘,江苏无锡人。此书搜集古文赋表奏疏之类。其师钱钟义序曰:“湘离之骚,非不油然忠爱,聱牙沈晦之词,非应时制科所急,将别册另存。至如古诗歌行、选律近体,李
一卷。清王楚堂(1770-1839)自编。楚堂字授方,号云榭,晚年自号云翁,浙江仁和人。嘉庆七年(1802年)进士,历任甘肃罗平知县,宁夏同知,福州、邵武、泉州知府,云南布政使,大理寺卿,仓均侍郎等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