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西渡集

西渡集

二卷。《补遗》一卷。宋洪炎(约1108年前后在世)撰。洪炎,字玉父,南昌(今江西南昌县)人,生卒年不详。元祐末(1093)进士,官至著作秘书少监。炎与兄朋、刍、弟羽号曰“四洪”,皆黄庭坚之甥,受诗法于庭坚。羽因元丰中上书入党籍,不幸早卒,篇章散佚,故吕本中《江西宗派图》中仅列刍、炎、朋三人。洪炎诗亦酷似其舅,具有“江西诗派”之风格。所著《西渡集》二卷为浙江鲍氏知不足斋所藏,卷末所附朋诗九首,刍诗二十四首,记二篇,不知何人所辑。因二人诗集已分别著录,故此集删之不录。《西渡集》二卷、《补遗》一卷今见《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

猜你喜欢

  • 读韩非子札记

    三卷。清陶鸿庆(生卒年不详)撰。《读韩非子札记》是收入《读诸子札记》中的第十二种书。书中对《韩非子》一书作了颇为详尽的校释,其中对一些错误的纠正非常可信。当然书中也不乏依据主观擅自改动之处。《续四库全

  • 八旗则例

    十二卷。清鄂尔泰等奉敕编。鄂尔泰,西林觉罗氏,字毅庵,满洲镶蓝旗人。康熙举人。雍正时任军机大臣。有《西林遗稿》。是书于乾隆六年(1741)修成,共分十二类,每类一卷,分别有职制、公式、户口、俸饷、仓库

  • 两朝疏草

    十二卷。顾尔行编。顾尔行,明代归安(今属浙江吴兴县)人。万历甲戌(1574)进士,官大名府推官。张瀚撰《疏议辑略》所载止武宗以前,故尔行复录世宗、穆宗朝诸疏,以续其书。明至世宗以后,纪纲日弛、议论日多

  • 困学纪闻注

    二十卷。清翁元圻(1749-1825)撰。翁元圻字载青,浙江省余姚县人。其兄翁元堂,精通王应麟的《困学纪闻》,在翁元圻四岁时,就给他讲授《困学纪闻》一书,此后,翁元圻专心研究《困学纪闻》,为《困学纪闻

  • 尚书纂注

    四十六卷。元王天与(生卒年不详)撰。天与字立大。江西省吉安人。元代经学家。天与初习举子业,后乃专心著书。大德二年(1298)以荐授临江路儒学教授。曾为赣州路先贤书院山长。其学宗主朱熹。此书汇总自伪孔传

  • 薛君韩诗章句

    二卷。世称汉代薛汉撰。清代马国翰辑。据《后汉书·儒林传》,薛汉一家世习韩诗,汉少传父业,父子均以研究《韩诗章句》著名。又称薛汉弟子杜抚为薛汉撰著的《韩诗章句》题名为《薛君韩诗章句》。马国翰在编辑此书的

  • 春秋攻昧

    一卷。隋刘炫(详见《春秋规过》条)撰,清马国翰辑。刘炫作《春秋规过》、《春秋述义》,又摘各家注之失,作《春秋攻昧》。此书《北史》本传载十卷,《隋书·经籍志》不见著录,《旧唐书·经籍志》及《新唐书·艺文

  • 陂门集

    一卷。明冯惟健撰。冯惟健字汝强,一字治泉,号陂门山人,山东临朐人,生卒年未详。嘉靖七年(1528)举人。冯氏为青州名族,王渔洋《古夫子亭杂录》载青州冠盖最盛。冯惟健少年既有父名,后屡试春官不第,遂不屑

  • 郁离子

    二卷。明刘基(1311-1375)撰。刘基,字伯温,青田(今属浙江省)人。元末进士,曾任江西高安县县丞、江浙儒学副提举,不久便弃官归乡隐居。后出任江浙行省都事,因反对“招抚”方国珍而被革职。于是刘基回

  • 袁中郎集

    四十卷。明袁宏道(1568-1610)撰。袁宏道,字中郎,号石公。湖北公安人。少年之时即以诗文“有声乡里”。万历二十年(1592)进士,累官至吏部主事、考功员外郎。著有《觞政》、《敝箧集》、《广陵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