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蔀斋集

蔀斋集

十五卷。明林志(?-1427)撰。林志,字尚默,闽县(今福建闽侯)人。永乐十年(1412)以第二人及第,授编修。历修撰侍读右春坊谕德。他居官淡于荣进,以雅尚为朝士所称,诗也因此表现出淡雅的情怀。事迹具详《(万历)福州府志》人物传。著有《蔀斋集》,此编首列祭文,次为国史名臣列传,又次正统八年(1443)天台王用盛序。又次万历五年(1577)六世孙光华序。盖万历重刊正统之本。初志所撰诗文,共编十五卷,其子云瀚藏之,欲版行而力有未逮。正统中,巡按御史张处告恐稿散佚,命四庠掌教为之选校,录其深古者付梓,为第一刻。正德五年(1510)曾孙士昭以正统旧版朽落日甚,寻得旧本补完重刻,为十二卷。《天一阁书目》载蓝丝栏抄十二卷本,即从之出,此为第二刻。万历中,六世孙光华据家藏正统本,复辑佚文,得《西园雅集序》、《心白斋记》、及辞、跋、箴、铭、赞、说等、诗文共六十六篇,皆昔所未见,乃以行状、志铭、表传暨名公奏章、哀辞等附录于后,付活字版印行,即是此本。志为王孟扬弟子,诗沿闽派,时有清出流逸之笔,而别饶鲜润。文以记序之作为多,谨严有法,无冗沓散漫之习。此本前后有闽中徐惟起藏书印一印。卷三后又有徐氏手补迎潮亭序二叶,为集中所未收。眉端间有朱笔评识。盖即徐氏家藏书目著录之本,弥足珍重。有明万历木活字印本存世。

猜你喜欢

  • 续名贤小记

    一卷。清徐晟(生卒年不详)撰。晟字桢起,一字损之,别署秦台樵史、活埋庵主人,徐树丕子。该书为续文震孟姑苏《名贤小纪》而作。起隆庆万历至崇祯为一卷,自甲申死事诸贤迄于明遗隐逸为一卷。今此本二十五篇,附见

  • 南园诗选

    二卷。清何士颙撰。生卒年未详。何士颙,字南园。诸生。张维屏《国朝诗人征略》载为:江南江都人。符保森《正雅集》载为:江苏江宁人。考王豫《群雅集》袁简斋大令云:“金陵有两诗人,一为陈古渔,一为何南园。陈诗

  • 易学统此集

    二十卷。明孙维明撰,其子孙越续成。维明字克晟,江苏江宁人。该书多取宋元以来诸说,而不太考究古义。每节之下都敷衍语气,如同坊间讲章之式。孙越补入的各条以及引述其父之言,都有标志,但也没有什么深意。《四库

  • 经义文要

    十卷。清李元春辑。首有李氏自序,称“以文明经,犹之以经明道。汉人训诂不言文,自是文之一体。唐宋以后文不尽说经,而说经之文贵”。又说“汉魏时郑王便分门户,至宋每翻旧说,近则又多遵汉以斥宋。不敢以私见分左

  • 苑洛集

    二十二卷。明韩邦奇(1479-1555)撰。韩邦奇字汝节,号苑洛,朝邑(今陕西大荔)人。正德三年(1508)进士,累官至吏部员外郎,南兵部尚书。曾因以疏论时政,多次被诬奏怨谤,逮系寺官,屡起屡罢。韩邦

  • 话山草堂词抄

    一卷。清沈道宽(生卒年未详)撰。沈道宽有《论语比》。此其词集,共收词一百三十阕。慢词居三分之二,多用屯田、清真、白石之调,但并不宗主一家。有光绪三年(1877)刊本。

  • 端简文集

    十二卷。明郑晓(1499-1566)撰。郑晓生平见《古言》二卷辞目。有《禹贡图说》,此编第一卷为说经,第二卷为诗,第三卷至第八卷为杂文,第九卷至十二卷为奏疏。在奏疏中又分三类。首淮扬、次兵部、再次刑部

  • 全相平话前汉书续集

    见《前汉书平话》。

  • 讷盦类稿

    四卷。清李恩绶(?-1911)撰。恩授,字丹叔,晚自号讷庵,世称亚白先生。江苏丹徒人。濡染家学,从小淡薄举子业。然与冷士嵋等,以儒素擅诗名当世。旅食江淮间时,时为五七言诗针砭时事,旋以词赋受知和州。是

  • 月令明义

    四卷。明黄道周(1585-1646)撰。道周字幼玄,螭若、细遵,号石斋,又螭,福建漳浦人。天启进士,由庶吉士授编修,即以终养归。崇祯初年官为右中台,因上疏救钱龙锡而降调。又上疏语刺大学士周延儒、温体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