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蓝山集

蓝山集

六卷。明蓝仁撰。蓝仁,字静之,福建崇安人,生卒年不详。据《明史·文苑传》载元末,杜本隐居武夷山,蓝仁与弟蓝智同往师之,授以四明任士林诗法。蓝仁遂谢科举,一意为诗。后辟武夷书院山长。迁邵武尉,不赴。明初内附,随例徙临濠,洪武七年(1374)始放归。著有《蓝山集》六卷。蓝仁诗集明有抄本传世,但多遗佚。此集为从《永乐大典》中采掇裒辑而成,共六卷,收诗五百余首。集前有蒋易序。蓝仁规摹唐调,而时时流入中晚。四库全书总目称“其诗和平雅澹,词意融怡,语不雕锼,气无脂粉,浮湛里闾,傲睨林泉,有达士之襟怀,无骚人之哀怨,骨体尚劲健,而有太平之风。”蓝仁与其弟蓝智同有诗名。朱彝尊《静志居诗话》认为:“闽中诗派,实其昆友倡之。”陈田《明诗纪事》亦称:“蓝山骨格老苍,蓝涧音节高亮,两人才力各不相下,余录明人之兄弟诗者,当以二蓝为开先矣。”有《永乐大典》本、嘉靖五年(1526)蓝钮刻本行世。

猜你喜欢

  • 北巡私记

    元刘佶撰。佶临川(今属江西)人,生卒年不详。记至元二十八年(1368)闰七月二十八日至三十年(1370)正月共十七个月之事,为作者亲身闻见。当时明军逼近大都,元顺帝出逃应昌(今内蒙古克什克腾旗西达来诺

  • 范太史集

    五十五卷。宋范祖禹(1041-1098)撰。范祖禹,字淳甫,一字梦得,成都华阳(今四川双流县)人。祖禹少孤,由叔祖范镇抚养,闭门读书。后举进士甲科。曾从司马光在洛阳编修《资治通鉴》达十五年之久。书成,

  • 娱意录

    十八种十八卷。原题桐西书屋辑存。是书之所以题名“娱意”,旨在手此一编,则可以骋意千古、卧游名区,足以快心意而娱耳目,因此所收书均为记事记游之著作。十八种书为:《梅花草堂笔谈》、《幽梦录》、《钝翁说铃》

  • 左鉴

    十卷。清杨潮观(1710-1788)撰。潮观字闳度,号笠湖,金匮(今江苏无锡)人。乾隆元年(1736)举人,官四川泸州知州。除《左鉴》十卷外,还著有《周礼指掌》六卷、《吟风阁杂剧》四卷、《笠湖诗稿》。

  • 周礼郑注正字考

    十二卷。清叶德辉(1864-1927)撰。德辉字焕彬,又字焕彩,号直山、渔水、郋园,江苏吴县人,光绪十八年(1892)进士,官至吏部员外郎。此书首有自序,称《周礼》“郑注之精深,全在改字”,“故一一为

  • 续古文苑

    二十卷。清孙星衍(1753-1818)编。孙星衍,字渊如,阳湖(今江苏武进县)人。乾隆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山东督粮道。于经史、音韵、训诂、文字等均有研究。工篆书,擅诗文,精校勘。著有《尚书今古文注

  • 支子固先生汇辑异林

    见《异林》。

  • 绵竹杨先生事略

    一卷。清黄尚毅撰。尚毅,清末叶四川绵竹人,光绪二十三年(1897)举中书科中书。该书记其师杨锐事迹。杨锐字叔峤,亦四川绵竹人,以优贡生考取知县,未就。又考取内阁中书,充会典馆帮总纂,官书成,晋为侍读,

  • 炳烛偶钞

    一卷。清陆锡熊撰。陆锡熊(1734-1792),字健男,号耳山。上海人。乾隆辛巳(1761年)进士,壬午(1762年)召试授中书,癸巳(1773年)由刑部郎中改翰林院侍读,官主左副都御史。曾奉命编《通

  • 逊敏堂丛书

    六十九种,九十卷。清黄秩模编。黄秩模字立生,江西宜黄人。生卒年不详。喜好藏书,早年居京城时,购天下省郡县志,择其精简者刻印,此丛书所收《朝邑县志》十卷即是其中一种。《逊敏堂丛书》仿《津逮秘书》和《墨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