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驼逸史
共收书五十三种(又附一种)。题清陈湖逸士编。陈湖逸士,真实姓名及事迹皆不详。该书原序假托在苏州陈仁锡别庄无梦园掘地所得。主要收录明末泰昌、天启、崇祯三朝间的野史以及有关东林党、三藩的史料。该书为汇刻明代野史之先驱,但编辑极无次序,错误之处很多,如已收《东林事略》,又以其第二卷《江陵纪事》作为另外一种书籍。《荆驼逸史》有疏璃厂半松居活字本,右槐山房集印本,道光第一次活字印本,道;光第二次活字印本(五十种)。
共收书五十三种(又附一种)。题清陈湖逸士编。陈湖逸士,真实姓名及事迹皆不详。该书原序假托在苏州陈仁锡别庄无梦园掘地所得。主要收录明末泰昌、天启、崇祯三朝间的野史以及有关东林党、三藩的史料。该书为汇刻明代野史之先驱,但编辑极无次序,错误之处很多,如已收《东林事略》,又以其第二卷《江陵纪事》作为另外一种书籍。《荆驼逸史》有疏璃厂半松居活字本,右槐山房集印本,道光第一次活字印本,道;光第二次活字印本(五十种)。
七卷。明潘之恒(约1570年前后在世)撰。潘之恒著有《黄海》等。之恒初以文词受知于汪道昆、王世贞。既而赴公车不得志,渡江历浔阳(今江西九江)、湖北武昌,从公安袁宏道兄弟游。宏道称其出汪、王之门而能不入
八卷。明徐撰。字惟起,更字兴公,闽县(今属福建)人。生卒不详,布衣终身。聚书数万卷,并亲自校订,以博洽闻名一时。该书主要记福建古人事迹,分孝行、忠义、贞烈、仁厚、高隐、方技、名儒、神仙八门。其意旨乃在
四卷。清何兆瀛(1809-1890)撰。兆瀛字通甫,号青耜,江宁(今属江苏)人。道光举人,官至两广盐运使。博闻多识,尤娴习朝章国故,以文章诗酒自娱。著作有《老学后庵文集》、《心庵诗存》等。《心庵词存》
十二卷。明杨循吉(1458-1546)撰。杨循吉,字君谦,自号南峰山人。吴县(今属江苏)人。成化二十年(1484)进士,授礼部主事。后因病乞归。著有《南峰乐府》、《攒眉集》、《苏州府纂修识异》等。循吉
旧本题宋陈抟(详见《河洛真数》)撰。古人研究养生,或强调屈体劳形进行运动,或主张存思观想,或讲求坐卧调神理气、方法不一。还有的主张按月之圆缺、晦朔弦望等不同的月日及子午卯酉十二辰进行修炼。《按节坐功法
一卷。清戴清(详见《四书典故考辨》)撰。本书原为十卷,刘文淇所作《戴清传》,载有戴清自序,说有《书经》、《诗经》、《周礼》、《礼记》各一卷,《春秋三传》三卷,《尔雅》、《论语》、《孟子》各一卷。现传抄
晋史乘一卷、楚史梼杌一卷。未记载著书人名。书前有元大德十年(1306年)吾丘衍作序。吾丘衍(1272-1311),一作吾衍,元龙游(今属浙江)人,字子行、号贞白处士。著有《竹素山房诗集》、《续古篆韵》
八卷。清高士奇(生平详见《续三体唐诗》)撰。此集为唐诗选集。凡八卷,选诗九百余首。卷前有高士奇序,称此书“取唐代君臣赓和与其朝士公系之作。”(《凡例》)又称:“是集诗格务取华整,诗题必关典制,虽不专应
四十卷。补考八卷。明薛应旗撰。薛应旗字仲常,武进(今江苏武进)人,生卒年不详。嘉靖十四年(1535)进士,官至陕西按察司副使。此书计记三卷,传三十七卷,博引典籍,评考《四书》人物事迹,记传之末附以论赞
四卷。清毛先舒(1620-1688)撰。毛先舒字稚黄,一名潠,字驰黄。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明末诸生,入清,放弃功名,不求仕进,常与陆圻、柴绍炳、吴百朋、陈廷会、孙治、丁澎、虞黄吴、沈谦、张丹等人,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