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绵竹县志

绵竹县志

①四十四卷,清沈瓌纂修。沈瓌,浙江归安人,曾任绵竹县知县。绵竹县志创修于康熙间邑令李如瓌、徐世法。后县令王谦言又重修补辑,曾为五卷,而分为八门。嘉庆中,蜀修通志,徵诸邑乘,沈瓌乃为续王志而成兹篇。《绵竹县志》嘉庆十八年(1813)刻本,共四十四卷。此志分门别类,一遵省颁章程,而于屯田、边防、驿传、土司、屯练、钱法、木政、权政、古帝王、故宫、僭窃等邑所无者,则阙之。体例较完备,记述亦称详备。此本凡例第四条和第五条,有墨笔涂改处。建署沿革门下记康熙二十六年(1687)丁卯绵州省入汉州旁,注有“二十六年以后县令多有政绩,旧志可考,此云省入汉州,误甚。”另学校门晋熙书院旁注有“景熙”等字,多被蛀蚀,均不知出自谁手。② 十八卷,清王佐修,黄尚毅等纂。王佐字岳生,曾知绵竹县事。黄尚毅字仲生,邑人,举人,为名儒杨叔乔先生入室弟子。《绵竹县志》民国九年(1920)刻本,共十八卷。其目如下:舆地第一,建置第二,田赋第三,公产第四,官师第五,人物第六,列女第七,物产第八,实业第九,学校第十,选举第十一,礼乐第十二,风俗第十三,慈善第十四,武备第十五,古迹第十六,宗教第十七,杂录第十八。此志体例较完善。目广搜博采,记述翔实。尤其有关杨叔乔先生之逝世经过,叙之甚详,可供后人参考。

猜你喜欢

  • 梦溪笔谈

    二十六卷,补笔谈二卷,续笔谈一卷。北宋沈括(1031-1094)撰。沈括字存中,杭州钱塘(今浙江杭州)人。至和元年(1054)以父任为沭阳县主簿。嘉祐八年(1063)进士及第。入昭文馆编校书籍,为馆阁

  • 史学璧珠

    十八卷。明钱应充(生卒年不详)撰。钱应充字子美,绍兴(今属浙江)人。此书分类隶事,皆以坊本《纲鉴》为主,又摭采类书以补益,内容皆集为偶句。中分天地、灾祥、君道、臣道、伦理、品论、吏部、户部、礼部、兵部

  • 朗吟阁法帖

    十卷。清世宗雍正(1678-1735)书。清世宗雍正,即爱新觉罗·胤禛,清圣祖第四子,初封雍亲王,康熙末,得隆科多等人的帮助谋得帝位,1722-1735年在位,年号雍正。雍正即位后用高压手段统治天下,

  • 鸿泥堂小稿

    八卷,《续稿》十卷。明薛章宪(约1497年前后在世)撰。章宪,字尧卿,自号浮休居士,江苏江阴人,生卒年不详。少为诸生。隐邓旸溪上。洽闻博物,性喜山水。著有《鸿泥堂小稿》。《小稿》刻于明正德丁丑(151

  • 待轩诗记

    八卷。明张次仲(1589-1676)撰。次仲字元岵,号待轩;初名允昌,字孺文,晚号浙汜遗农。浙江海宁人。明亡后,绝迹人事,著述甚富。有《周易玩辞》、《困学记》、《待轩诗记》、《待轩集》。是书前载总论二

  • 闻喜县志续

    四卷。清陈作哲修,杨秀深纂。陈作哲详见光绪《闻喜县志斠》。此书性质与上两书不同,《闻喜县志斠》乃斠勘闻喜旧志讹误;《闻喜县志补》乃补乾隆三十一年知县李遵唐本之缺载者,追补其后。《闻喜县志续》光绪六年(

  • 慎盦文钞

    二卷。清左宗植(生卒年未详。)撰。左宗植字仲基,号景乔,湖南湘阴人。道光十二年(1832)举人。官新化桂东县学教谕内阁中书。宗植为左宗棠之兄。宗植优游文学,终老于乡里。然江忠源之初出任兵事,实由于宗植

  • 正韵笺

    四卷。明杨时伟撰。时伟有《春秋编年举要》,《四库全书提要》著录。《正韵笺》,《四库全书提要·小学类存目》著录,谓是书有崇祯四年(1631年)自序,大旨以《正韵》不行于当代,故因其原本,增注于下,谓之“

  • 祐山杂说

    一卷。明冯汝弼(约1545年前后在世)撰。冯汝弼,字惟良,平湖人,生卒年均不详。历官工科给事中、潜山县丞等。著有《祐山文集》、《诗集》和本书。《祐山杂说》一书自记生平琐事。然而书中也记他人事,书末载种

  • 益雅堂全集

    见《玲珑山馆丛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