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维摩诘所说经注

维摩诘所说经注

十卷。姚秦释僧肇(384-说374-414)撰。僧肇,俗姓张,京兆(今陕西西安市)人。“家贫以佣书为业,遂因缮写乃历观经史,备尽坟籍。志好玄微,每以庄老为心要。尝读老子道德章乃叹曰:美则美矣!然期栖神冥累之,方犹未尽。后见旧维摩经,欢喜顶受,披寻玩味,乃言始知所归矣。因此出家”。(〔梁〕慧皎等撰《高僧传·释僧肇传》载1990年上海古籍书版社出版的《高僧传合集》第44页)不久,即以善解经意,兼通三藏知名。其平生以弘法为己任。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师从鸠摩罗什,参与译经。僧肇为罗什最初的弟子,被称为“法中龙象”。随罗什于401年到达长安,他和僧睿等相助详定,列席译场。在罗什门下十余年,人称僧肇是什门“四圣”或“十哲”之一。镶助罗什在长安和姑臧(今甘肃武威)译场译经中做翻译,评定经论,因此被人称为“解空第一”。第二,讲习三论。鸠摩罗什译出三论后,僧肇与僧睿,僧导、昙影等常常讲习,以弘佛法。第三,解经释论。僧肇苦学善思,自罗什圆寂后,他追悼永往,翘思弥历。更加博采众经,解经释论。先后撰著多书,以解教界人等疑难。即《物不迁论》、《不真空论》、《般若无知》、《涅槃无名论》四卷,《宗本义》、《宝藏记》、《维摩诘经注》,以及已佚的《文六即真论》一卷等。僧肇虽生于玄学盛行之后,早年又受老庄影响,但他的学问实得于鸠摩罗什,以《维摩》、《般若》、三论为宗。尤以擅长般若学著称。《维摩诘所说经注》一书,先后有七种译本,按时间先后顺序这七种译本分别是:1.东汉严佛调译,名曰《古维摩诘经》二卷,今缺。2.吴支谦译,名曰《维摩诘经》二卷。3.西晋竺法兰译,名曰《异毗维摩诘结》二卷。4.西晋竺法护译,名曰《维摩诘所说法门经》一卷。5.东晋祇多密译,名曰《维摩诘经》四卷,今缺。6.姚秦鸠摩罗什译,名曰《维摩诘所说经》三卷。7.唐玄奘译,名曰《说无垢称经》六卷。维摩诘是毗耶华城居士云净之名,因有眼疾,故佛遣十大弟子、四菩萨等前往问疾,可维摩诘却皆辞不堪。佛遣之弟子、菩萨不仅不怪他,反而“殊受教而往”问维摩诘问答妙法。维摩诘“深谈宝相不二法门,借座灯王,请做香积,手按大千,室容海众。以显不可思议解脱道路。为三论及天台二宗之要典。”此注即是罗什弘始八年(406)译出维摩经时,僧肇条记罗什的口义作为经的注解,并作序(序已佚),仅存此《经注》。竺道生传云:僧肇是关中始注《维摩》的第一人。东域传灯云:“僧肇等注,亦名净名集解”。由此可见,僧肇所注《维摩》的价值和影响。在僧肇注作之成以后,又有道生等人为之作注。现常见的版本是大正新修大藏经本。

猜你喜欢

  • 履坦幽怀集

    二卷。明祝淇(约1470前后在世)撰。祝淇,字汝渊,号梦窗,海宁(今浙江海宁县)人,生卒年不详。其子祝萃曾为刑部主事、广东左布政,祝淇以子萃贵,封赠刑部主事。淇无功名仕途经历,亦未见称于当世及后代。著

  • 通鉴博论

    三卷,明宁王朱权(1378-1448)撰。朱权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十七子,于洪武二十四年(1331年)封于大宁,后来又改封到南昌。朱权年轻时颇为骄恣,到晚年深自韬晦,对释老之学尤为精通,在戏曲、历史方面

  • 伤寒论后条辨

    十五卷。清程应旄(生卒年不详)撰。程应旄字郊倩,新安(今属安徽)人。约生活于明清之际,清时避兵祸侨居苏州。初攻儒学,后弃儒为医。于伤寒学说研究数年,颇有心得。著有《伤寒论赘余》、《医经句测》等书。此书

  • 此木轩诗钞

    八卷。清焦袁熹(1660-1735)撰。焦袁熹,字广期,江苏金山(一作华亭)人。康熙三十五年(1696)举人,不赴会试。康熙五十二年,李光地、王顼令以其学实通经而荐之,袁熹以双亲年高而推辞。后授山阳教

  • 说文解字斠诠

    十四卷。清钱坫(1741-1806)撰。钱坫字献之,号十兰,又号篆秋,嘉定(今属上海市)人。乾隆三十九年(1774)副榜贡生,官乾州州判。对地理和文字学钻研颇深,善篆书,宗李斯,取法李阳冰,沈着苍劲。

  • 文武金镜律例指南

    十六卷。清凌铭麟撰。凌铭麟,字天石,浙江杭州人。本书专为初入仕者所撰,以使其了解居官从政之各项事宜。书成于康熙二十年(1681)。书中详细记载了文武百官之仪注、品级、职掌,以及居官莅任所应注意的各项事

  • 茗笈

    二卷。明屠本畯(详见(《闽中海错疏》)撰。是书杂论茗事。第一卷分溯源、得地、乘时、揆制、藏茗、品泉、候火、定汤八章进行论述。第二卷分点瀹、辨器、申忌、防滥、戒淆、相宜、衡鉴、元赏八章进行论述。每章大多

  • 南诏野史

    一卷。旧本题昆明倪辂集,成都杨慎标目,滇中阮元声删润。倪辂字玉汝,号鸿宝、园客,一作倪元璐(1593-1644),明浙江上虞人,天启二年(1622)进士,授编修。崇祯元年(1628)疏论东林非邪党,乃

  • 集异记

    ①南朝宋郭季产撰。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该书史不存目,亦不知其卷数和亡于何时,唐宋诸类书中有征引,或题撰人为郭季产。此书无古辑本,鲁迅《古小说钩沉》录其遗文十一条,其中有五条鬼怪故事,四条宣扬卜筮之术、

  • 元丰九域志

    十卷。王存等奉敕撰。王存(1023-1101),字正仲,润州丹阳(今属江苏省)人。宋仁宗庆历六年(1046)登进士第,调嘉兴主簿,历三馆。神宗元丰年间,为国史编修官、修起居注,迁龙图阁直学士,知开封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