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经学要义

经学要义

四卷,补四卷。明卜大有(生卒年不详)编。大有字益泉,秀水(今浙江嘉兴)人,嘉靖丁未(1547)进士,官无锡县令,后官至寻甸知府。执法不挠,以刚直著称。《经学要义》一书见于《明史·艺文志》、黄虞稷《千顷堂书目》、朱彝尊《经义考》。《明志》著录此书五卷,《千顷堂书目》和《经义考》著录此书四卷、补遗一卷。根据明万历原刊,其实应该是正补各四卷,估计是刊成之后,陆续有所增补,增补部分各自成卷附在书后。书前有浙江巡抚徐棫所作之《序》,认为此书嘉惠后学良多。但是大有本非深于经术,只是辑录前人解经著作之《序》,认为经学要义尽在《序》中,这种理解有失偏颇。有明万历刊本。

猜你喜欢

  • 涧于文集

    二卷。清张佩纶(1848-1903)撰。张佩纶,直隶丰润(今河北)人,同治进士,以编修大考擢侍讲,累迁辽副都御史,后以会办福建海疆事,兵败落职,曾参与庚子议和,赏四品京堂,称疾不出。佩纶论文称“近世古

  • 人物志

    三卷。三国时魏刘邵(约182-245)所撰。刘邵字孔才,广平邯郸(今河北邯郸市西南)人。建安中为太子舍人,黄初中转尚书郎、散骑侍郎,明帝时初任陈留太守,又诏为骑都尉,升迁散骑常侍。正始中,执经讲学,赐

  • 四书一得录

    二卷。清胡泽顺撰。胡泽顺字梅坪,安徽泾县(今安徽泾县)人。是书首有自序及朱荣实序。自序称“无门户意气之私,则汉儒宜崇,宋儒亦宜崇”。朱序谓贯穿郑孔之笺疏,要归于程朱之义理,兼参汉宋之长,不为墨守,且间

  • 急就

    一卷。宋叶梦得(1077-1148)摹本。梦得字少蕴,号石林居士,原籍吴县(今属江苏),居住乌程(今浙江吴兴)。绍圣进士,绍兴时任江东安抚制置大使,兼知建康府,行宫留守。文学家,学问博洽,精熟典故,著

  • 周易后传

    八卷。清朱兆熊撰。兆熊字公望,号兹泉,浙江海宁人,乾隆举人,官至龙游训导。为学长于《春秋》,著有《周易后传》八卷,《易互卦图》一卷,《冬夜讲易录》一卷,《春秋新义》十三卷等,又有礼注、家训等。此书自序

  • 路史

    二卷。明徐渭(1521-1593)撰。徐渭字文长,一字文清,自号天池山人,晚年号青藤道人。诸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曾为闽浙总督胡宗宪幕客,常与之策划军事。后胡宗宪因事下狱,徐渭惧祸而发狂,隆庆元年

  • 金文续编

    十四卷。容庚撰。参见《金文编》。此编专收秦汉金文,体例与《金文编》大体相同。1924年,容氏曾拟以殷周金文为上编,秦汉金文为下编刊出。但下编仅得五百余字,重一千一百余字,采摭未富,故未印行,便将殷周金

  • 明伦集

    三卷。宋涂近正(生卒年不详)撰。近正字尊爵,筠阳(今江西省高安县)人,嘉定中以承务郎致仕,笃行敦伦,博学能文,而深于性理,所论与朱熹相表里。是集杂采前言往行,分为十类,曰:尽事、养志、勿辱、移忠、移治

  • 负苞堂稿

    九卷。 明臧懋循(1550-1620)撰。臧懋循,字晋叔,号顾渚。浙江长兴人。万历八年(1580年)进士。官国子监博士。博闻强记,涉猎历代高才逸韵堂与名人命题赋诗;搜辑订伪自诗经至中晚唐诗,编《古诗所

  • 白石道人歌曲

    四卷。《别集》一卷。宋姜夔(1163-1203)撰。姜夔字尧章,号白石道人,又号石帚,鄱阳(今江西波阳)人。其生平详见《绛帖平》(辞目)。是集共四卷,均为其乐府词。姜夔诗格高秀,为杨万里等所推重。词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