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经典释文考证

经典释文考证

十卷。清卢文弨撰。卢文弨生平见“重校方言”。卢氏校刊《经典释文》之后,别为《考证》,学者赞为精审。《考证》附于抱经堂本《经典释文》之后。

三十卷。卢文弨(详见卢文弨录《五经正义表》条)撰。唐著名经学家陆德明(详见《经典释文》条)撰《经典释文》一书。清《四库全书提要》称“残膏剩馥沾溉无穷者也”,但清《四库全书》所收为“通志堂刻本”。清何焯点校《经解目录》,曾讥顾湄“校勘之疏”,自不及卢本《经典释文考证》精善。卢本“考证”与“释文”分刻。其中如“冠义”、“乡大夫”、“乡先生”,音义并音“香下”。谓注云,“乡先生同乡老而致仕者”。《正义》云,“见于乡大夫”,谓“在朝之乡大夫也”。以注疏推之,经文“乡大夫”当作“卿大夫”。而疏之两“”字,亦“卿”之讹,见于“大夫不当遗卿”,注于“乡先生”始释为“同乡”。则上本不作“乡”字可见。若指《地官》之“乡大夫”,则更加偏颇。此字沿误已久,陆氏也不能辨,一经文弨剖析,昭然疑释。然也不无失者,《陈风》“衡门以乐”,卢本又作“下”,载臧生云,“‘郑作“饥”,不云“乐”当为“”。’是经本(陆德明本)作‘’也”。卢《正义》引王肃、孙毓,皆云“‘可以乐道忘饥’,是《传》中‘乐道忘饥’之言,非《毛诗》本义,乃肃所私撰,而孙毓从之也。以‘乐饥’为‘乐道忘饥’,说甚支离,必非毛语”。按臧生即臧庸,喜攻王肃,其论多偏。《韩诗外传》曰:“虽居蓬户之中,弹琴以咏先生之风,有人亦乐之,无人亦乐之,亦可发愤忘食矣。”下即引“诗可以疗饥”。韩与毛传“可以乐道忘饥”正同。又怎么能说王肃是“私撰”呢?臧庸之语不足为信。卢本又“郊特牲饷禘”音“药下”。今音注“药”,怎能以“乐”音之,况且“乐”有两音。检校韵书,从无“禘”音“药”者。陆德明业已谬误,卢文弨错舛又更远。不知此“禘”,盖“禴”之讹字。“郊特牲”云,“故春禘而秋尝。”注此“禘”当为“禴”之误也。“祭义”又云,“故禘有乐而尝无乐”。《正义》据《王制》云,“春礿夏禘”。《周礼·大宗伯》,“春祠夏禴”。今云“春禘”为夏殷礼,以“郊特牲”注“禘”当为“礿”,则此“春禘”亦当为“礿”。那么,“郊特牲”已注而破之,不复言也。这些均为陆德明、卢文弨偶有失察之处。然而,瑕不掩瑜,卢氏抱经堂本仍不愧为诸本中最为“精审”者。卢氏“经典释文”三十卷,收于《抱经堂丛书》。此书与《抱经堂文集》三十四卷,1923年北京直隶书局影印。

猜你喜欢

  • 海宁县志

    ①九卷,首一卷。清蔡完纂修。蔡完号古亭,麻城(今湖北省)人,举人嘉靖三十三年任海宁知县。《海宁县志》于嘉靖三十六年(1557)刻本。此篇是在永乐旧稿的基础上完成的,虽子目稍有些繁琐,但收辑详备,可称明

  • 何太仆集

    十卷。明何栋如(约1604前后在世)撰。何栋如,字充符,一字子极,号天玉,江苏无锡人,生卒年未详。万历二十六年(1589)进士,除襄阳推官。以忤监税系狱,削籍归。起南兵部主事,迁太仆少卿,充军前赞书,

  • 研经书院课集

    一卷。胡元玉录。胡氏主讲于湖南衡山县研经书院时,将课试经业汇成此集,名曰《研经书院课集》。卷首有督学使者张预的序文。该书以训诂贯通,广征博引,不拘一家之言,集诸家说经之所长,因此往往自出新义。但也有不

  • 尚书古文考实

    一卷。清皮锡瑞撰。此书多沿袭阎若璩说,其中错误不少,比如说孔安国只传经文而无说义,其说义与今文家相同。又说武帝建元五年立五经博士,孔安国为博士应当在建元五年之后。然而《史记》载辕固生、韩生、董仲舒、胡

  • 蠡勺编

    四十卷。清凌扬藻(1760-1845)撰。凌扬藻字誉钊,号药洲,番禺(今广东省广州市)人。乾隆时诸生,一生长于考证,为巡抚朱珪所赏识。著有《岭海诗钞》、《海雅堂诗文集》、《四书纪疑录》、《柱楣蕝记》、

  • 吴中往哲记

    一卷。续吴中往哲记 一卷。续吴中往哲记补遗 一卷。《吴中往哲记》明杨循吉(1456~1544)撰。“续记”和“补遗”黄鲁曾(1487~1561)撰。杨循吉,字君谦,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明成化年间

  • 毛诗古音述

    一卷。清顾淳编。顾淳字震盂,金匮(今江苏省无锡市)人。生卒年及事迹皆不详,据本书自序知其生活于清咸丰初年前后。是编述而不作,撮取前人成说于一书。考其所依计有陈第《毛诗古音考》、顾炎武《诗本音》、江永《

  • 中庸余论注

    一卷。清宋懿修撰。懿修,浙江归安(今浙江吴兴)人,官至山阴训导,著有《观澜录注》、《经书笔记注》、《读书笔录注》等书。《中庸余论》乃安溪李光地所著,其分《中庸》为十二章。懿修就此书作论,取义理可互相申

  • 武康县志

    二十四卷,首一卷。清琉筤修,陈殿阶、吴敬义纂。琉筤,道光初年任武康知县。此志为道光九年(1829)刻本。全书二十四卷首一卷,卷首序、凡例、图、纂修姓氏,卷一至卷六舆地、子目八。卷七至卷十一建置志,子目

  • 顾氏家集

    八种,二十一卷,附录二卷。顾燮光(1875-1949)编。顾燮光字鼎梅,浙江绍兴人。清光绪年间廪贡生。善书画,尤好金石碑版之学,著有金石著作数种及《非儒非侠使斋诗文集》。是编为顾燮光汇集自曾祖及兄四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