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练兵实纪

练兵实纪

九卷。杂集六卷。明戚继光撰。《明史》本传载,隆庆二年(1568)至五年(1571)戚继光以都督同知总理蓟州、昌平、保定三镇练兵事。此书乃载其练兵实效,与《纪效新书》有同有异。同者,练兵之原则。异者,情势也。一为东南沿海抗倭作,一为北地备边而作。清人钱熙祚《练兵实纪跋》谓二书同异参半,“盖倭寇乌合之众,得其节制,易于歼除;备边则劲敌当前,非百倍精严,未易言守。事情既别,方略亦殊,故言之尤详且慎。”钱氏之言至确。此书卷首有《凡例》十五则,述“分给教习次第”。卷一、练伍法,计四十三条。言骑兵、步兵、车兵、辎兵的伍法训练。卷二、练胆气,计四十三条。即辩真操、循士情、公赏罚、号军令、分军饷、恤病伤等等,教育官兵忠心爱国,遵守军纪、团结友爱等内容。卷三、练耳目,计十六条。言明旗、鼓等各种军事指挥信号。卷四、练手足,计二十条。言训练士卒武艺事。卷五、练营阵,计十八条。卷六、行营,计十八条。卷七、野营,计二十九条。卷八、战约,计三十条。皆言营阵操练之法。卷九、练将,计二十六条。从多方面论述“练兵之要,先在练将”之重要性及具体要求。《杂集》六卷。一至二卷为储练通论。卷三为将官到任宝鉴。卷四登坛口授,自注云:系副总兵李超、胡守仁述。大凡皆正集的进一步论述、发挥。卷五军器解,述各种兵器的研制、维护,火器的性能、使用等,并附有图解。卷六、车步骑营阵,言车、步、骑各兵种结营阵、攻敌之法,附有图说。此书因作于《纪效新书》后,所述练兵、用兵原则方法更为完整系统,为后世言兵者推重,流传也极广,清开四库馆,戚氏二书全被收入,可见一端。此书版本极多,现存明刊有万历二十五年(1597)邢玠刻本,藏南京图书馆。明天启二年(1622)刻本,南京图书馆、安徽省图书馆均有收藏。军事科学院藏多种清刊本。此书也收入多种丛书中,如有《四库全书》本、《墨海金壶》本、《敏果斋七种》本、《守山阁丛书》本、《瓶华书屋丛书》本、《丛书集成初编》本。新近本有《四库兵家类丛书》(第三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10月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猜你喜欢

  • 薛涛李冶诗集

    二卷。唐薛涛、李冶撰。薛涛,蜀中妓。李冶,乌程女道士。生卒年均不详。薛涛与元稹相唱和,李冶也曾与刘禹锡游,均为中唐人。《书录解题》载薛涛诗一卷,李冶诗一卷,至清皆不传。此本为后人钞撮而成。涛集中如《闻

  • 古韵异同摘要

    一卷。清程际盛撰。际盛生平见“续方言补正”。是书抄取《广韵》、《礼部韵略》、《韵会举要》、《洪武正韵》诸书韵部,考证其通用独用。夏竦《古文四声韵》、颜元孙《干禄字书》、魏了翁《唐韵目》、周公谨《云烟过

  • 针灸要旨

    见《针灸节要》。

  • 中都储志

    十卷。明张良知撰。张良知,字幼养,山西安邑(运城)人。举人,嘉靖二十六年(1547),以南京户部员外郎,监督收放粮斛。时撰是书。其卷一为典制、卷二为部使、卷三为公署、卷四为经赋、卷五为仓库、卷六为官俸

  • 恕斋偶存

    七卷。清方士颖(约1675年前后在世)撰。方士颖,字伯阳,淳安(今属浙江金华)人。生卒年均不详。顺治末为诸生。方士颖善诗赋,著有《恕斋偶存》。是集为方士颖遗集,为士颖殁后,其子葇如手写遗稿刊行。凡七卷

  • 滁阳志

    十四卷。明戴瑞卿等纂。戴瑞卿,字孝隆,赤城人,万历三十八年(1610)来任滁州知州。滁邑旧为永阳,而州志的纂辑,则始于宋淳熙中法曹恭维所著《永阳郡志》,其书世无刻本。及至明永乐四年(1406),州守东

  • 河洛图说

    四卷。清李锡书撰。锡书字见庵,山西静乐县人,乾隆进士,官至蓬州知州。著述凡十余种,总名为《锦官录》。《河洛图说》为其中之一。此书凡四卷,卷一论河洛,推本朱子之说,以十为河图,九为洛书。又从曲沃崔致远说

  • 无上妙道文始真经

    见《关尹子》。

  • 四魂集

    四卷。《外集》四卷。清易顺鼎(1858-1920)撰。生平事迹,见《琴志楼词》。《四魂集》包括《魂北集》、《魂东集》、《魂南集》、《归魂集》各一卷。作于光绪二十年(1894)和二十一年(1895)著者

  • 中庸本解

    二卷。清杨亶骅(详见《古本大学辑解》撰。是书首有自序,序后又有提要。言全书以“道不远人”句为宗旨,以“仁者人也,诚之者人之道也”两人字为枢纽。每段提掇人字,都以阐明“道不远人”之旨。书中也参用朱注及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