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竟山乐录

竟山乐录

四卷。清毛奇龄(见《乐本解说》)撰。是书依据明代朱权《唐乐笛色谱》,以四、乙、上、尺、工、凡、六七个字循环而成七调。如果四为领调,那么乙就是变宫,上为商、尺为角,工为徵,凡为变徵,六为羽。高四为宫清,高上为商清,高尺为角清,高工为徵清。《箫笛色字谱》以及金元曲调之婉转曲折,总不出九声之循环。伶官代代相传,称为唐乐的遗法。毛奇龄据以解释五音十二律,以攻驳司马迁的《律书》、蔡元定《律吕新书》中的说法。毛奇龄认为汉代以来诸儒论乐律之说皆为谬说似乎不妥。是书本为毛奇龄自作,而托称为其父毛镜所传。毛镜字竟山,所以书名为《竟山乐录》。书之末卷为《采衣堂论乐浅说》,十四条,其辞气也似毛奇龄所作,但毛称是卷出于其兄毛万龄之手。该书有《四库全书》本和《西河合集》康熙本、乾隆修补书。

猜你喜欢

  • 易原就正

    十二卷。清包仪(生卒年不详)撰。包仪字羽修,河北邢台人。拔贡生。其自序称,早年听说有《皇极经世》而没有途径得到此书。从顺治辛卯到康熙己酉,七经下第,贫不自存,薄游麻城,才从王可南家得此书。到江宁后,寄

  • 石门集

    七卷。元梁寅(1303-1390)撰。梁寅,字孟敬。新喻(今江西新余)人。顺帝至元间为集庆路儒学训导,后乞归。明初,于石门书院讲学,时人称石门先生。寅于《易》、《诗》、《春秋》、《礼记》、《周礼》等皆

  • 唐折冲府考补拾遗

    一卷。罗振玉撰。详见《唐折冲府考补》条。

  • 丁鹤年集

    四卷。《玳录》一卷。附《校玳》一卷。续校一卷。元丁鹤年(1335-1424)撰。鹤年字亦称鹤年,盖因孟浩然字浩然例故。回回人。父职马禄丁为武昌县达鲁衣赤,遂家其地。鹤年生当元季,逢乱不求仕进。元亡,避

  • 易学变通

    六卷。元曾贯(生卒年不详)撰。曾贯,字传道,泰和(今属江西)人。天历元年(1328)举人,官绍兴府照磨。元末弃官家居,后御敌战败而死。著有《易学变通》、《四书类辨》、《学庸标目》,后二书皆湮没不传。该

  • 修身西学

    十卷。意大利高一志(?-1640)撰。高一志字则圣,初名王丰肃、王一元,意大利耶稣会士。1605年到中国南京传教,在该地建立第一座教堂。当反教运动时他与曾德昭均被捕入狱,于1617年被逐到澳门,教会在

  • 中庸合注

    一卷。撰者不详。该书乃剽窃《四书大全》而成,内中于饶鲁等人的论说有所征引。书前有吴澄的序,虽于篇末称为序,篇首却称总说,与序体不符,似拼凑而成。

  • 食旧堂丛书

    三十种,八十四卷。清汪大钧编。汪大钧,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生卒年及事迹不详。丛书所收均为清人著作,多与《聚学轩丛书》、《木犀轩丛书》相同,而择选不如二书精核,如汉郑玄《驳五经异义》一卷,据《问经堂丛

  • 玉山草堂集

    二卷。《集外诗》一卷。元顾瑛(1310-1369)撰。瑛一名阿瑛,又名德辉,字仲瑛。昆山(今属江苏)人少时轻财结客,年三十始折节读书,与天下名流相唱和。曾署会稽教谕,辟行省属官,皆不就。年四十,以家产

  • 剿闯小史

    见《剿闯通俗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