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稼溪诗草

稼溪诗草

二卷。清黄维翰撰。黄维翰(生平见《稼溪文存》条)。诗集共二卷,始于光绪二十一年(1892)至民国九年(1920)年。魏元旷跋云:“读申甫所存诗,皆身世悲忧之作,盖申甫虽好论诗,而非专力欲以诗名者,故其为诗粗豪坦直,磊落不节,率臆而出,语质气宕,一如其为人,而其人其志其文其交游身世,皆于是见之,无他,惟其真也。”黄维翰在庚申以后十年所作之诗,曾自定二卷,但没有付刊。集中五律如《庚子感事》:“骁将横挑敌,中朝竟败盟,安危抗廷议,流血到公卿,……乱觉居贫好,忧虑识字多。”七律如《寄怀魏元旷、元戴昆季》:“山深有佛难逃俗,世浊多才亦累情。”《答胡思敬》:“落日好寻属狗伴,荒原闲煞射雕弓。”均清奇警谏。其诗长于五古,如《旅馆大火哀辞》沉痛悲壮,直追韩愈。元旷跋称:“于此诗最为心赏,或谓以文为诗,非诗之正宗,然此体自唐代杜甫、韩愈开创,黄维翰文体效法韩愈,所以诗也相近,同光来江右多诗人,如黄维翰所作诗,洵定独树一帜”。此集有辛酉(1921年)南昌魏氏刊本。

猜你喜欢

  • 答策秘诀

    一卷。旧本首题建安刘锦文叔简辑。末有跋语,题“至正己丑建安日新堂志”。跋中又称“不知作于何人,相传以为贡士曾坚子白之作”云云。据此,则似又非刘锦文所辑。该书为纲十二:有《治道》、《圣学》、《制度》、《

  • 诒晋斋巾箱帖

    十六卷。清成亲王永瑆书,钱泳刻。永瑆生平见《诒晋斋法书》。钱泳生平见《诒晋斋法书》。嘉庆十二年钱泳摹刻永瑆书四卷,名为“巾箱帖”;嘉庆十六年增刻四卷,名为“集锦帖”,嘉庆十七年三月又增刻四卷,名为“藏

  • 会心斋墨宝

    二卷。清昭梿(生卒年不详)辑。昭梿,字啸亭,别号汲修主人,清礼烈亲王代善之五世孙,康王杰书之玄孙,恭王永恩之子,封礼亲王,后以事革爵,便专心书画。昭梿之远祖-代善曾有过名马克勒,且汪钝翁曾为之作传,故

  • 灼艾集

    八卷。不著撰者名氏。书前也无序例。据高儒《百川书志》中记载,此书为九沙山人万表灼艾时所集。万表(1498-1556),字民望,号鹿园,世袭宁波卫指挥佥事,定远(今安徽省定远县)人。正德中武举会试及第,

  • 全五代诗

    一百卷。清李调元(1734-1803)纂辑。李调元字羹堂,又字赞庵、鹤洲,号雨村、童山蠢翁,绵州罗江(今四川省德阳县)人。清朝戏曲理论家和文学家。乾隆进士。有《雨村曲话》、《童山全集》、《粤风》。此书

  • 汲古堂帖

    六卷。明董其昌书,为董氏五种自刻帖之一。该帖中有董氏自跋,记述帖名由来及成帖经过。此帖成于崇祯四年(1632),其中所收尽为董氏晚年闲暇时所临仿的晋唐人书迹,书后又系以短评。记述书学妙悟,足以启发后世

  • 翰苑丛钞

    十四卷。著者生卒年仕履均不详。《翰苑丛钞》是一部杂编之作,此书辑取左圭的《百川学海》所载诸书编纂而成,删去各诸书的书名、卷数、撰人,颠倒次序,连缀一起,抄为一体,重新命名为《翰苑丛钞》。《四库全书总目

  • 言志

    不炼金丹不坐禅,不为商贾不耕田;闲来写就青山卖,不使人间造孽钱。

  • 蜀雅

    二十卷。清李调元(1734-?)撰。李调元字羹堂、赞庵、鹤州,号雨村、童山蠢翁,罗江(今四川绵阳)人。乾隆进士,历任广东学政、直隶通永道。曾得罪权臣和珅,充军伊犁,后以母老得释归。戏曲论著有《雨村曲话

  • 礼说

    ① 十四卷。清惠士奇(1672-1741)撰。惠士奇字天牧、仲儒,晚号半农居士,人称红豆先生,江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康熙间进士,康、雍、乾间历仕。早年兼治经史,晚年尤邃经学。任广东学正,倡导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