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礼记质疑

礼记质疑

四十九卷。清郭嵩焘(1818-1891)撰。嵩焘,字伯琛,号筠仙,一号玉池老人,湖南湘阴县(今湘阴县)人。早年就读长沙岳麓书院,与曾国藩为至交。1847年中进士。历任翰林院编修,兵部左侍郎,苏松粮道,两淮盐运史,广东巡抚,福建按察史等职。作为有远见有抱负的政治家,他辅助僧格林沁修建防御设施,以抵抗英法联军入侵。任广东巡抚时,简化征税手续,平息海盗,改善与西方列强的关系等等,政绩斐然。1976年被任命为钦差大臣出使英国,成为近代中国出使西方的第一个公使。出任公使期间,力主清政府引进机器、铁路及其它西方事物,但均遭至顽固派的反对抵制而终不得志。1978年他授命兼任法国公使,同年秋被招回国。自知有杀身之祸,托病直返家乡。晚年主要从事著述,书房题作“养知书屋”,以养知先生而名闻于世。嵩焘著书除《礼记质疑》外,主要还有《大学质疑》一卷,《中庸质疑》二卷,《周易释例》、《毛诗正义》、《使西纪程》,《郭侍郎洋务文抄》、《罪言存略》、《郭嵩焘日论》、《湘阴县图志》、《会合联吟集》、《读书记》若干卷。《养知书屋全集》收诗、文、奏折共五十五卷。郭氏读《礼记》,心有所疑,疑有所思,思有所获,因而作《礼记质疑》四十九卷。郭氏在自序中云:“孔子后千余年而郑君出,由宋以前言礼者受范焉,又千余年而朱子出,由元以至于今言礼者受范焉。政教所趋,人心所向,凡所著书与其行礼之实,确守而尊事之,莫敢违越。而独《礼记》之传授,持之有本,其异于郑说者终无几也。国朝诸儒,创立汉学宋学之名,援其说以诋程朱,而郑学乃大显。讨论研习之深,精义之发于人心,亦足上揜前贤矣。而援引传会,屈经以从其说者,盖亦多也。乃若斟酌古今,以求当于理,有宋诸子之所长也。是其学兼存汉宋,无所依阿。”郭氏于序中言明创作宗旨,亦不偏从汉儒,亦不盲从程朱之学,无门户之见,无骑墙之心,唯求合理,乃得心之所安。故于经文,以郑朱之说为主,但于一字一句,又反复推敲,细加考求,认真整理。对《礼记》注疏未当者,则旁征博引,遍览群经,证之六书,而为之说解。故全书有以朱熹之说易郑注孔疏者,也有兼存郑注孔疏而不取宋儒之说者。也有郭氏独抒己见,见识卓然者。于《礼记》经文之阐明发挥,几复无遗。郭氏治经态度之严谨公正尤为后世之榜样也。此书有光绪十六年(1890)刊本传世。

猜你喜欢

  • 迪吉录

    九卷。明颜茂猷(生卒年不详)撰。颜茂猷,字壮其,又字仰子,平和(今福建省平和县)人。据《福建通志》卷二百十四《文苑传》载:“茂猷字光衷,天启甲子(1624)举乡试,崇祯甲戌(即崇祯七年,1634)知贡

  • 唐宋八大家文钞

    十九卷。清张伯行(1651-1725)编辑。张伯行,字孝先,号敬庵,一号恕斋。仪封(今河南兰考县)人。康熙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康熙曾称其操守为天下第一清官,专治程朱理学,汇刻《正谊堂丛书》,著有《困学

  • 左传杜林合注

    五十卷。明王道祐、赵如源合编。王道祐、赵如源皆明末人,生平不详。此书是合晋杜预《春秋经传集解》与宋林尧叟《春秋左传句解》二书而成。杜预《集解》己见前。林尧叟字唐翁,宋人,生平不详。杜氏《集解》号为精密

  • 七篇指略

    七卷。清王训撰。训字敷彝,山东安邱(今山东安丘)人,顺治十六年(1659)进士。卷首有宋继澄序,又有训自序及凡例,大旨仿照苏氏评《孟子》,多用符号作指点。如关于头脑旨趣,关目照应之类,或用重圈或用阴圈

  • 史论初集

    无卷数,清朱直撰。朱直,字少文,江苏人。《史论初集》是为驳正宋人胡寅的《读史管见》而作,其中颇有持平之论。胡寅所论有些偏激;其论人则以孔子、颜回、孟子等为楷模,其论事又以虞夏、商周为典范,其用词过于激

  • 毛诗拾遗

    一卷。晋郭璞(276-324)撰。清马国翰辑。郭璞字景纯,河东闻喜(今属山西)人,东晋文学家、训诂学家。博学高才,名冠一时,好阴阳卜筮之术。晋元帝时为著作郎,迁尚书郎,后为王敦所杀。王敦平定后,追赠弘

  • 留余堂记

    四卷。明潘季驯(1521-1595)撰。潘季驯,字时良,号印川,乌程(今浙江吴兴)人。嘉靖二十九年(1550)进士。官御史。累迁工部尚书。其平生功业,在于治河。作有《河防一览》。《留余堂记》等。是集诗

  • 四书典故核

    不分卷。清凌曙撰。凌曙字晓楼,江苏江都(今江苏扬州)人。是书论礼者居大半,对四书中汉说当从者数十事加以推广,捃摭经传,极其繁博,而意主审慎,不欲多所辨难。是书不及人物、舆地。书中释“菉竹”,据《韩诗》

  • 韵铨

    一卷。唐武玄之撰,近人龙璋辑。玄之里贯未详。《唐书·艺文志》著录武玄之《韵铨》十五卷。宋《崇文总目》及王应麟《玉海》并加著录。王国维《天宝韵英陈庭坚韵英张戬考声切韵武玄之韵铨分部考》云:“《韵铨》之作

  • 居竹轩诗集

    四卷。元成廷珪撰。廷珪字原常,一字元章,又字礼执。生卒年不详。杨州(今属江苏)人。好学不求仕进,唯以吟咏自娱。植竹庭院间,颇有山林意趣。因名其所为居竹轩。此集为其友人刘钦搜辑遗稿所刊。刘钦称廷珪五言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