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礼记浅见录

礼记浅见录

十六卷。朝鲜权近(1352-1409)撰。权近,朝鲜高丽末叶李朝初期哲学家,原名权晋,字可远、恩叔,号阳村,安东(今地不详)人,出身贵族,文科及第,王氏高丽期间两次出使中国明朝,力主亲明政策,后因礼部咨文之祸而被流放;1392年,李氏朝鲜建立后,重新被录用,官至中枢院使,并再度出使明朝为改善两国关系作出了贡献,被封为一等使命功臣,曾受命编纂《东国史略》,著有《入学图说》,《阳村集》《五经浅见录》《东贤事略》。是书乃依宋陈澔《礼记集说》之本,而复为之集释。《礼记》虽小戴所集,然多为周秦儒家之书,如《大学》之言正心修身、诚意、格物致知、齐家治国平天下,《中庸》之言性道,《曲礼》之言敬,《檀弓》之言丧礼,《儒行》之言威仪,《礼运》之言经国,皆儒家之经世思想。汉代经师,如马融、卢植等,虽为之注释,然于精义少有发明,至宋二程表章于前,朱熹发挥于后,其学始复大明。陈澔乃集诸家之说荟萃为一书,在当时实为善本。权近是书乃厘其伪脱,次其简编,仿《大学章句》之例,定为经传;文义有可疑者,皆有论辨,析理甚精,而持论甚正,足称陈氏之功臣。惟《礼记》本汉人戴圣撰集,其中有七十子后学之遗文,亦有汉儒之撰,何者为经,何者为传,证佐甚少,殊难考订。昔朱熹强分大学经传,为学人讥,而权近之分《礼记》,亦未免有造作之嫌。是书初刊于耽罗,未几板毁,故原本传者稀少,今朝鲜所流传之本,为宋廷奎幼文所重刊者,即奎章阁藏刊本。

猜你喜欢

  • 茶香阁遗草

    一卷。《附录》 一卷。清黄婉璚(1804-1830)撰。黄婉璚字葆仪,湖南宁乡人。城步县学训导黄本骐之长女,浏阳贡生欧阳道济之妻。诗词俱清丽,有风骨,有气力。是书有序、题词,诗词有渔村夕照、洞庭秋月、

  • 涧于诗集

    四卷。清张佩纶(1848-1903)撰。生平见《涧于文集》条。诗集由其遗孤张志潜校订,民国初年刊行,前有陈宝琛序。张佩纶夙心在经邦济世,但不甚致力于诗。不过,其谪戍边远,多故国飘零之感,而皆以诗鸣。其

  • 大小雅堂诗集

    附《冰蚕词》一卷。清承龄撰。承龄字子久,姓裕瑚鲁氏,满洲镶黄旗人,生卒年均不详。诸生、道光进士。官至贵州按察史。著有《大小雅堂诗集》不分卷。据此集《序》称:“伯大令仲渊侍御叔涵观察刊成遗集曰:《大小雅

  • 彭椒岩诗稿

    二十二卷。清彭开祐(约1691年前后在世)撰。彭开祐,字孝绪,号椒岩,娄县(今上海松江)人,生卒年均不详。康熙十五年(1676)进士,官至武冈州知州。此集有《瞻云稿》、《游琴稿》、《一螺稿》各六卷,《

  • 法帖释文

    十卷 宋刘次庄撰。刘次庄,字中叟,长沙人(今湖南长沙市)。宋徽宗崇宁(11021106)中官至御史。据曹士冕《法贴谱系》中说,元祐间刘次庄以家藏《淳化阁帖》十卷,摹刻在石上,去掉卷尾篆题,而增加他写的

  • 北地傅氏遗书

    五种,六卷。民国张鹏一(详见《关陇丛书》)编。该书收傅干、傅巽、傅嘏、傅玄、傅咸五人著作。傅干,汉代人。傅巽为三国魏时人。傅嘏(209-255),三国魏时哲学家,字兰石。傅玄(217-278),详见《

  • 仁节遗稿

    不分卷。明陶琬撰。陶琬,字稚圭,号别峰,江苏昆山人。生卒年不详。崇祯末诸生。明亡,殉节死。是集为邑人柴源岷所编。陶琬之学以佛为宗,其诗文多类禅偈,不出李贽、屠龙之习。是集收入《四库全书·存目》。

  • 大雪山房文稿初集

    四卷。《二集》四卷。《言事》一卷。清恽敬(1757-1817)撰。恽敬,字子居,号简堂,阳湖(今江苏常州)人。乾隆四十八年(1783)举人。初官教习,历官富阳、新喻、瑞金等县知县,擢南昌府同知。恽敬早

  • 翊运录

    二卷。明刘廌编。刘廌字士瑞,青田(今属浙江)人,生卒不详。明代诗文作家诚意伯刘基之孙,刘琏之子。洪武二十三年(1390)袭封诚意伯,次年被贬归里,筑室于里第西鸡山下,取名“盘谷”。洪武三十年(1397

  • 读贾谊新书札记

    一卷。清陶鸿庆撰。是书为读诸子札记之第十四种,此书以史汉补校的。《审微》篇“夫事有逐奸,势有召祸”,鸿厌谓“逐”为“起”字之误。《容经篇》,“在小不实,在大不窕,”庆谓“实”为“塞”字之误。其说甚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