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珍珠囊指掌补遗药性赋

珍珠囊指掌补遗药性赋

四卷。金李杲(生平事迹详见《内外伤辨惑论》)撰(一题金张元素撰)。又名《珍珠囊药性赋》、《雷公药性赋》。为多种不同时期的同类著作合编而成。其中《珍珠囊》为张元素撰(又名《洁古珍珠囊》、《洁古老人珍珠囊》)。元代《东垣珍珠囊》明朝刊本颇多,今均佚失。明代有人将题有元山道人“叙”的《药性赋》一卷,与《珍珠囊》合刊。明熊宗立又将此二书合编为《京本珍珠囊药性赋》,共二卷。明末有人又将此书与佚名氏所集四百一十种药的药性赋合编为四卷本,即为此书。并与《雷公炮炙药性解》合刊。此类合刊本在建国前有五十余种,书前多冠以“校正”、“增补”等字样。卷一为《药性赋》原书,前有元山道人的原叙。内容有寒性药六十六种、热性药五十四种、温性药六十种、平性药六十八种,共二百四十八种药物的主要临床应用。又有“用药发明”,统论药性阴阳、标本、升降、浮沉、补泻、五脏苦欲、禁例等,卷二为主治指掌,分别论述九十种常用药物的性味主治。又有“用药须知”,包括用药法象、四时用药法、用药丸散、炮制药歌、妊娠禁忌等;卷三、卷四分述九类药物、即玉石部四十六种,草部上、中、下一百二十七种,木部七十七种,人部七种,禽兽部十九种,虫鱼部三十七种,果品部十六种,米谷部十五种,蔬菜部二十一种,共四百一十种药物,均以歌赋记其主治,并加按语补充说明。书中论述既有理论,又切合临床,加之有常用的制药方法,且以歌诀形式编写,浅俗好懂,简明扼要,自明代以后一直为广大学习医药人员所采用。颇有临床使用价值。有明刻本、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文武堂刻本、1956年上海卫生出版社铅印本。

猜你喜欢

  • 续萧县志

    十八卷,首一卷。顾景濂、段广瀛纂修。顾景濂,清同治末年知萧山县事。此志乃嘉庆潘熔志之续纂,卷数同于前志,然次第详略则多不同。卷一县境图;卷二至卷三职官年表上下;卷四至十七为志十:疆域、河渠、田赋、营建

  • 画史会要

    五卷。明朱谋垔(生平详见《书史会要续编》)撰。朱谋垔曾续陶宗仪《书史会要》,于是联想及画,便采上古至明能画之人姓名及事迹,而作《画史会要》。书仿陶宗仪之体例,所以名也仿其而起。《书史会要》是止于元代,

  • 中庸私解答问

    一卷。清徐润第(详见《中庸私解》)答,问者署名静生。静生姓张名廷鉴,山西阳曲(今太原市)人。嘉庆六年(1801年)进士。官至内阁中书。是书分前解与续解两部分,前解共二十六段,续解共十九段。提问详细,回

  • 粤游草

    一卷。清曹溶(1613-1685)撰。曹溶,字洁躬,号秋岳、金陀老圃。秀水(今浙江永嘉)人。明崇祯十年(1637)进士,官御史。顺治三年(1646)革职。顺治十一年起官太常寺少卿、户部右侍郎、广东布政

  • 嘉定钱氏著述

    三种,五卷。清钱大昭、钱东垣撰。钱大昭(1744-1813),字晦之,一字可庐,江苏嘉定(今属上海市)人。钱大听之弟。是编收钱大昭二种:《可庐著述十种叙例》一卷、《三国志辨疑》一卷。钱氏著述颇多,因无

  • 帝学

    八卷。宋范祖禹(1011-1098)撰。范祖禹字梦得,一字淳父,成都华阳(今四川双流)人。嘉祐进士,官至祐谏议大夫,礼部侍郎。雍熙三年(1070)参修《唐鉴》,费时十五年成书。史志有著录。是书元祐初年

  • 读书札记

    一卷,清刘熙载(1813-1818)撰。熙载一生著述颇多,著《四音定切》、《持志塾言》,已著录。《读书札记》又名《古桐书屋札记》,是杂录古代圣贤经义及先儒格言,或心有所得,编辑而成。其编写的目的是为修

  • 履斋示儿编

    见《示儿编》。

  • 古周易音训

    ①二卷。辑佚书,宋吕祖谦(详见吕祖谦《古周易》条)撰,清宋咸熙辑。《朱子古文周易跋》载有《音训》一篇,乃吕祖谦门人金华王莘叟所笔受。原书久亡佚。朱子之孙鉴附刊于《周易本义》后,此本亦不传,散见于元董季

  • 尚书主意传心录

    十二卷。明钟庚阳撰。钟庚阳字长卿,浙江嘉兴人,隆庆戊辰进士,官至刑部郎中。本书前有王樵的序,后有王肯堂的跋,分为《虞书》二卷、《夏书》一卷、《商书》二卷、《周书》七卷。本书分节进行解说,每节又分段分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