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王魏公集

王魏公集

八卷。宋王安礼(1034-1095)撰。王安礼,字和甫,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王安石之弟。嘉祐六年(1061)进士。历官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尚书左丞。迁资政殿学士,知太原府。王安礼政治上反对王安石变法,为官执法严明,名闻京师。史称其“以经济自任,而阔略细谨。”曾有集本二十卷,已佚不存。《王魏公集》乃清四库撰官从《永乐大典》散见各韵篇章中,辑录而成八卷。其中内外制草,颇典重可观;叙事之文,亦具有法度,至于沈季良、元绛诸志铭,尤足补史传之缺。今有《四库全书》本,另有《王魏公集》八卷《附校勘记》一卷《校勘续记》一卷(校勘记由民国魏元旷撰,续记由民国胡思敬撰),见《豫章丛书·四宋人集》。

猜你喜欢

  • 周易粹义

    五卷。清薛雪撰。薛雪字生白,号一瓢,苏州人。自署叫河东,称郡望。其书采摭诸说,融以薛雪己意,仿照朱子《四书集注》之例,都不载所引姓名。诠释很简明,而大抵都墨守宋学。《四库全书总目》入存目。

  • 说书偶笔

    四卷。清丁恺曾(生卒年及事迹不详)撰。恺曾,字萼亭,日照(今山东日照)人。此书第一、二卷说《大学》、《论语》、《中庸》,第三卷说《孟子》,附以《四节补遗》及《宗献》、《九献》歌括。第四卷较杂,论及《大

  • 叙永厅志

    二卷,清宋敏学修,袁斯恭纂。宋敏学,新蔡人。袁斯恭,贡生。宋敏学修志时,叙永厅旋遭兵燹,文献无存,典纂湮没。敏学几经谘访,无从编辑。间有土人,生于万历,经崇祯之时,能言往事者,以乱避于远地,敦延往返,

  • 监利县志

    ①十一卷,首一卷,清潘世标纂。潘世标,字翰苑,恩贡,官四川资中县知县。监利县志,唐宋以前无闻,县志创修于明正统间邑人斐文僖。文僖以文章气节闻名,超识卓见,惜其书不传。历百余年,至万历二年(1574)邑

  • 丧服经传王氏注

    一卷。魏王肃(详见《仪礼注》)撰,清马国翰辑。《隋书·经籍志》别出《丧服经传》一卷,王肃注,《唐书·艺文志》题注《丧服记》,应当是在前代,《丧服》在十七篇外单行,因此,马、郑等人都著有《丧服经传注》。

  • 苕溪渔隐词

    二卷。清范锴(生卒年未详)撰。范锴著有《华笑廎杂笔》。此为所撰之词。首卷一百十五阕,附施国祁一阕。末卷八十七阕,附严字淦一阕。共二百零四阕。令曲慢词,雅正深隽。其运意布局,皆有法度,尤得南宋词眼之法。

  • 东西学书录

    三卷。清徐维则撰。徐维则,生平不详。此目成于1899年,蔡元培作序,分类体系基本仿照梁启超的《西学书目表》,计分史志、政治法律、学校、交涉、兵制、农政、矿务、工艺、商务、船政、格致总、算学、重学、军学

  • 玉照新志

    六卷。宋王明清撰。此书是作者继《挥麈》诸录而作,前有自序:称得一玉照于永嘉鲍子正,又获米南宫书玉照二字,因揭寓舍之斗室,屏迹杜门,思索旧闻,凡数十则,缀辑之,名曰《玉照新志》。内容多谈神怪及琐事,亦间

  • 君鉴

    五十卷。明景皇帝朱祁钰(1428-1457)撰。朱祁钰是宣宗次子,英宗之弟,母贤妃吴氏。英宗在位封朱祁钰为郕王。正统十四年(1449)七月,英宗亲征瓦刺,郕王奉命留守北京,八月,因土木之变,败耗传京,

  • 金山钱氏家刻书目

    十卷。清钱培荪编。钱培荪(约1840-1910),字子馨,江苏金山人,藏书颇富,本人又性喜校勘名人著作,有多种丛书刊本行世,但多毁失于太平天国战争中。光绪初年(1875),将家刻四十余种,历时三载编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