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玉篇残卷

玉篇残卷

陈顾野王撰。参见《重修玉篇》。①五卷。这是清光绪初年遵义黎庶昌出使日本时所见到的古本《玉篇》残卷。起初在东京柏木探古处见到以下四卷:第九卷“言”部至“幸”部共22部、第十八卷后半“放”至“方”部共12部、第十九卷从“涂”至“洗”缺首尾的“水”部、第二十七卷“系”部至“索”部共七卷。后来日本西京知恩院方丈彻定为之借来高山寺东大寺崇兰馆和佐佐木宗四郎所藏的两卷:第九卷“册”部至“欠”部共5部,即东京柏木探古处第九卷中间所缺的5部;第二十二卷“山”部至“”部共14部。因此黎氏在日本所见到的《玉篇》残本为原书的第九卷、第十八卷、第十九卷、第二十二卷、第二十七卷,共五卷,其中后两卷完整不缺字。黎氏遂将这些残卷影印或摹刻,辑为《玉篇残卷》,收入所辑的《古逸丛书》中。1935-1937年间商务印书馆据以影印,是为《丛书集成初编》本。黎庶昌、杨守敬、李慈铭等均认为此残卷即顾野王《玉篇》原本。确切地说,这些残卷乃是唐初日本到中国的留学生和僧人据《玉篇》原本抄录带回日本的。《玉篇残卷》与今本相较,其释文繁详,引证博赡,时有顾氏按语,不似今本殊为简略;然“脱误之字连篇接简,几不可读”(李慈铭语)。②一卷。即原本《玉篇》第九卷,从“言”部到“幸”部,共22部,中间缺“册”至“欠”5部,藏于日本早稻田大学文库。所据乃辗转传纂,上版致失行次。民国四年(1915)上虞罗振玉得见原本,遂影印之,以资与黎本互证。

猜你喜欢

  • 平定两金川方略

    一百五十二卷。清阿桂等撰。阿桂(1717-1797),字广廷,号云岩,章佳氏,满洲正白旗人。他是乾隆时期举人,官至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参预清廷机要政务数十年,颇为高宗所倚重。阿桂在乾隆三十九年(1

  • 南斋摘稿

    十卷。明魏骥(1373-1471)撰。魏骥,字仲房,号南斋,萧山(今属浙江)人。明永乐三年(1405)举人,以进士副榜授松江训导,召参与修《永乐大典》,后擢太常寺卿。明正统中迁吏部侍郎,累官至南京吏部

  • 锦县志略

    二十四卷,首一卷。民国王文藻修,陆善格、朱显廷纂。王文藻字容侪,北平(今北京市)人,贡监出身,民国五年(1916)任锦县县长。陆朱河许人?按《锦州府志》,创修于康熙二十一年刘源溥,而锦县志亦修于康熙二

  • 太谷程帖

    见《集雅园帖》。

  • 镇平世系记

    二卷。明朱睦撰。睦生平事迹见《易学识遗》条。朱睦乃明宗室后裔,永乐元年(1403),封周定王第八子有扩为镇平王,睦即为朱有扩之六世孙,因明代皇族谱系在正德以后大多比较简略,故睦遂纂述有爌以下共八世支脉

  • 冰岭纪程

    一卷。清景廉(生卒年不详)撰。景廉颜札氏,字俭卿,一字季泉,号秋坪,满洲正黄旗人,咸丰二年(1852年)进士,官至兵部尚书、军机大臣。冰岭即穆素尔塔巴罕的意译,位于阿克苏东北四百余里。该书记其至西北办

  • 重庆府志

    ①八十六卷,明张文耀修,邹廷彦纂。邹廷彦,巴人。重庆府明以前无志,明成化年间江朝宗始创修之。邹廷彦以其记述挂一漏万,且伪谬甚多,乃集群众之力,广搜博采,历二月而纂成兹编。《重庆府志》明万历三十四年(1

  • 伤寒论条辨续注

    十二卷。清郑重光(生卒年不详)撰。郑重光字在章、在莘、素圃,歙县(今属安徽)人。郑氏精通医术,对于温病、伤寒之学颇有研究。著有《郑素圃医书五种》、《素圃医案》、《温疫论补注》等书。郑氏推崇方有执所著的

  • 孝经易知

    一卷。清耿介(?-1688)撰。耿介字介石,初名冲,号逸庵,河南登封人。官至少詹事,师承孙钟元。著述有《理学正经》、《性理要旨》、《中州道学编》、《孝经易知》、《敬恕堂存稿》。是书首列《洛学编续》中耿

  • 达可斋文初集

    八卷。附《证学》十卷。清傅守谦撰。生卒年不详,清末民初间人。傅守谦字济川,一字尹吾,斋名曰“达可”,遂以为号,又称达可先生。汉阳(今湖北汉阳)人。《达可斋文初集》按内容分七类:论辨类、序跋类、考证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