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卷。清谢若潮撰。谢若潮字慕韩,福建龙岩人。光绪丁丑(1877)进士,官至知府。此书第一至第九卷解上下经,第十至第十二卷解上下系辞、说卦、序卦、杂卦、第十三至第二十四卷为原筮、原象、原卦、原图书及
不分卷,未著撰作人姓名。该书的断限为:自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十一月二十七日台湾林爽文发动反清起义起,至乾隆五十三年五月镇压起义的清军撤离台湾止。书的作者在追述了林爽文的身世和以天地会组织群众的情
明文征明(1470-1559)辑。文征明,初名璧,字征明,后更字征仲,号衡山居士。长洲(今江苏吴县)人。文征明工书善画,为明代著名书画家。该帖摹勒于嘉靖中期,初刻共四卷,其中又以第一卷为精。第一卷为晋
二卷。清李寅撰。李寅字东崖,吴江人。该书采用王弼本,仅仅解释上下经。前面有康熙四十三年(1704)自序,说该书取法于朱熹《本义》,但语多庞杂,往往连《本义》的原旨一并丢掉了。《四库全书总目》入存目。
一卷。旧本题吴郡归有光(1506-1571)撰。有光字熙甫,号震川。嘉靖八年(1529)进士,官至太仆寺丞,事迹见《明史·文苑传》。该书每卦摘论数条,大抵皆因袭旧说。间有自出新意者,如《说卦传》“坤为
二卷。明文德翼撰。德翼字用昭,德化(今江西省九江市)人。崇祯七年(1627年)进士,官嘉兴府推官,正直廉明,著有《读庄小言》、《雅似堂文集》等书。《宋史存》由《宋史》列传删润而成,始于宗泽,终于文天祥
十卷。清姜兆锡(详见《周易本义述蕴》)撰。该书首列《至圣年表正伪》,其四十四篇之目次,则从葛鼐本,以《正论》与《三问礼》篇为卷九,以《本姓终记》与《七十二弟子》篇为卷十。是书质量不高,《四库全书总目》
二卷。清代陈乔枞撰。齐诗由辕固生传至夏侯始昌,开始被用来推演阴阳、预言灾祸。再传给翼奉。翼奉学说如同由田何三传到孟喜后的《易》学一样,成为阴阳术之一。齐诗除用来阐发儒家五性、六情等常理外,还专门以四始
七卷。明郑鄤撰。鄤生卒年月不详,号峚阳,武进(今江苏武进)人。天启二年进士,授庶吉士,崇祯中被温体仁诬告杖母不孝,被磔于市。此书包括《中庸说》、《大学意》、《论语咏》、《孟子略述》。皆崇祯十二年在诏狱
一卷。清陈锐撰。陈锐生卒里贯未详,著有《袌碧斋诗集》。此书为其论词之作。陈锐宗尚柳屯田,与郑文焯同旨,最为有识。论古今词风,述方言俗语,明四声韵协,皆有独到之处。但周邦彦《大酺》云:“未怪平阳客,双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