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灼艾集

灼艾集

八卷。不著撰者名氏。书前也无序例。据高儒《百川书志》中记载,此书为九沙山人万表灼艾时所集。万表(1498-1556),字民望,号鹿园,世袭宁波卫指挥佥事,定远(今安徽省定远县)人。正德中武举会试及第,官至漕运总兵官,佥书南京中军都督府。对国计之赢绌,河流之通塞,无不知晓。万表还通经术,熟悉先朝掌故,所著书很多,武臣中通儒学者,以万表为著称。著有《海寇议》、《玩鹿亭稿》、《万世家钞济世良方》、《灼艾集》等。此书共八卷,分正、续、余、别四集,每集各分上、下二卷,采辑唐、宋以来说部文献,对于每书只载其一二条或四五条,略似曾慥的《类说》,但不如《类说》详博。有明刊本。

猜你喜欢

  • 禹贡说

    ① 一卷。明郑晓(详见《禹贡图说》)撰。其书有弟子徐允锡所作跋语,称其受业于晓,晓出此书稿予之。则该书似为举业、讲授而著。该书取《禹贡》原文加以诠释,注语多浅近。有些解释较为精确,清阎若璩著《潜丘札记

  • 书经参义

    六卷。清姜兆锡(详见《周易本义述蕴》)撰。兆锡认为,蔡沈尊朱熹之嘱作《书集传》六卷,但因朱子早亡,该书未经其一一是正者颇多,故著《书经参义》以纠正蔡传之误。其所纠正,计有经文错互篇简者二条,错分段落者

  • 鄱阳五家集

    十五卷。清史简(生卒年不详)编。史简字文令,鄱阳(今江西波阳县)人。此集为地方诗集。共十五卷。所录皆为其乡人之诗。自宋末至明初,共五家。有李廷瑞《芳洲集》三卷;吴存《乐庵遗稿》二卷;徐瑞《松巢漫稿》三

  • 李卫公问对

    三卷。又名《唐太宗李卫公问对》,旧题唐李靖撰。李靖(577-649)字药师,京兆三原(今陕西三原东北)人。新、旧《唐书》俱有传,为唐初著名军事家,屡建奇功,唐贞观十一年(637)受封卫国公。据史传李靖

  • 海塘新志

    六卷。清琅撰。琅,姓觉罗氏,满洲正兰旗人。乾隆间授主事。嘉庆间官至云贵总督。《海塘新志》清道光刻本,共六卷,兹篇乃续方观承等《海塘通志》之例而成,故名新志。其总目共分四门:一曰天章,皆为上谕及御制诗文

  • 图史提纲

    三卷。清胡宣庆撰。胡宣庆,著有《水道源流》五卷。胡宣庆历游山川,迹遍天下。其以为古言山川者,必祖昆仑;言元会者,必师大挠;言统绪者,必自盘古。此《一统志》、《二十二史》、《资治通鉴》、《紫阳纲目》及《

  • 古参同契集注

    六卷。清刘吴龙(生卒年不详)撰。刘吴龙,字绍文,南昌人,雍正癸卯(1723年)进士,官至督察院左都御史。撰有《古参同契集注》等。《周易参同契》一书,始见于晋代葛洪《神仙传》,称魏伯阳撰“《参同契五行相

  • 尔雅正义

    二十卷。清邵晋涵撰。邵晋涵(1743-1796)字与桐,又字二云,号江南,浙江余姚人。清史学家、经学家、训诂学家。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进士,三十八年(1773年)召修《四库全书》,除翰林院庶吉士

  • 发蒙宏纲

    三卷。宋罗黄裳(生卒年不详)编。罗黄裳,池州(今安徽铜陵)人。咸淳中曾为番禺守。明《内阁书目》曰:“《发蒙宏纲》,宋咸淳间,罗黄裳撰五言诗十二篇,又择古文凡有关于蒙养者三十篇以训蒙。今考所录,皆乡塾习

  • 青崖集

    五卷。元魏初(1232-1292)撰。初字大初,一作太初,号青崖。弘州顺圣(今河北阳原东)人。元世祖时为国史院编修,拜监察御史。官至南台御史中丞。“史称初好读书,尤长于《春秋》,为文简而有法。”(《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