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渤海国志

渤海国志

四卷。清唐晏撰。唐晏,字元素,清代满州旗人。《渤海国志》一书主要记述靺鞨族建渤海国的历史。靺鞨族在先秦时称为肃慎或息慎,汉代称挹娄,南北朝时称为勿吉,有几十个部落,隋唐时称为靺鞨,主要有两大部,黑水靺鞨和粟末靺鞨,其中粟末靺鞨,原附高句丽、姓大氏,唐朝武则天时封其首领舍利乞乞仲象为震国公,其子祚荣建国,自号震国王,唐玄宗先天(712-713)中,遣使拜大祚荣为渤海郡王,以所统辖地为忽汗州,领忽汗都督,此后始去靺鞨号,专称渤海。《渤海国志》这本书即上溯肃慎,下至金源满州,共分为四卷:原始、纪年、后纪年、志八、表二、列传三。记述颇详,而地理志尤为精核。之前有关渤海国的历史书籍有唐朝人张建章写的《渤海国纪》一书,共3卷,但久已失传,而此书网罗旧闻,加以编排,才使后人得知渤海国历史全貌,颇有功于历史。此书有《求恕斋丛书》本。

猜你喜欢

  • 孟子附记

    二卷。清翁方纲(详见《论语附记》)撰。《孟子附记》为方纲所撰诸经附记之一,大旨尊朱熹处多,订朱熹处少;征引他说多,独出心裁者少;所作论断,多在语脉文势之间,很少涉及义理考据。“附记”除订正朱子说偶有自

  • 天柱县志

    ①二卷,清王复宗纂修。王复宗,字元一,贵州安顺府普安州人,康熙八年(1669)举人,九年(1670)进士,二十一年(1682)任天柱知县。《天柱县志》康熙二十二年(1683)刻本。全书上下两卷,上卷分

  • 狂夫之言

    三卷。续狂夫之言 二卷。明陈继儒(详见《邵康节外纪》条)撰。书名《狂夫之言》,取自汉晁错传中之语。此书内容为杂论古今得失,才辨颇为纵横,但见解往往失之偏颇。如他说佛家能养鳏寡孤独;又说颜子端居不动是在

  • 四圣心源

    十卷 清黄元御(详见《周易悬象》)撰。黄氏尊崇黄帝、岐伯、秦越人、张机,将其称为四圣。此书成于乾隆十八年(1753),是黄氏为阐发《素问》、《灵枢》、《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诸书蕴义编撰而成

  • 春秋无例详考

    一卷。清姚际恒(详见《春秋通论》)撰。该书不见于《清史稿·艺文志》及诸家书目,与《春秋通论》俱为传抄本。该书附在《春秋通论》之后,共一卷,三十九条,各条之下,间或别分子目,大旨在于辨正《左传》、《公羊

  • 重修洛阳县志

    二十四卷,图考一卷,清龚崧林修,汪坚纂。龚崧林,字尘园,江苏武进人,以举贤良方正奉发广东,以知县用。历署三水、从化、电白等县,又授知海阳,调番禺。后奉旨前往河南委用,办商水、虞城两县赈务,署嵩县,调汝

  • 诗笺别疑

    一卷。姜宸英(1628-1699)撰。宸英字西溟,号湛园,浙江慈溪人。清代文学家,明末诸生。少工举子业,兼善诗古文辞。屡踬于有司,而名达禁中。叶方蔼总裁《明史》,荐充纂修官。康熙三十六年(1697)进

  • 秦邮帖

    四卷。清师亮采辑。师亮采字禹门。嘉庆十九年(1814),署高邮知州,属金匮钱泳聚诸名迹刻石,置于文游台四贤祠。第一卷为苏轼《春帖子词》、《墨妙亭诗》、《烟江叠嶂图诗》、《挑耳图题后》。第二卷为苏轼《清

  • 尚书大传疏证

    七卷。清皮锡瑞撰。本书卷首有夏敬序以及皮氏自序。皮氏所治为今文经学,所以本书多申伏以抑郑。虽然皮锡瑞采用的是陈寿祺的本子,但并不是全遵陈寿祺之说。本书征引广博,对于伏生之说多有发挥,亦能纠正一些郑玄旧

  • 周易精蕴汇解

    十八卷。清谭爱莲撰。爱莲字净方,新化(今湖南新化县)人,乾隆岁贡生,邃于经学,尤精于《易》。此书对象数义理的论述颇为详尽,取采众家之说也能得其精要处。此稿撰成后,颇得乾嘉诸儒推许。全书为赵体密行细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