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淙山读周易记

淙山读周易记

二十一卷。宋方实孙撰。实孙字端仲,福建莆田人,庆元五年(1199年)进士。尝以所著《易说》上于朝,入史局。著有《读书》一卷、《读诗》一卷、《经说》五卷、《读论语孟子中庸大学》四卷、《史论》一卷、《太极说》、《西铭说》等(此据陆心源《仪顾堂题跋》卷一,余嘉锡《四库提要辨证》谓其说取材于《后村集》卷一〇七《方实孙经史说跋》)。此书旧本题“读周易”,《经义考》作“淙山读周易记”,知旧本传写脱讹。朱彝尊又引曹溶之言曰:“其书《宋志》八卷、《澹生堂目》作十卷、《聚乐堂目》作十六卷。今本不分卷,不知孰合之。”此本二十一卷,《上经》八卷、《下经》八卷、《系辞》二卷、《序卦》、《说卦》、《杂卦》各一卷,又不知谁所分。实孙《自序》云:易者道也,象数也。言道则象数在其中矣。又云,有太极则有阴阳,阳奇属乾,阴偶属坤。易则有奇偶画矣。有阴阳则有天地,天位于上,地位于下。易则有上下画矣。有天地则有人,人位于中,曰三才云云,知其说多主于爻象。其书取朱熹“卦变图”,别为“易卦变合图”,以补《易学启蒙》所未备。《四库提要》赞其“不涉空谈”,又谓其证爻彖非文王作“自为确义”。评其书大旨“较诸家为淳实矣”。此书现存明抄本一册,存四卷(上经六至八,下经一),书名题“读周易”,北京图书馆藏。另有《四库全书》本,《四库全书珍本初集》本。

猜你喜欢

  • 新修江宁府志

    五十六卷。清吕燕昭修,姚鼐纂。吕燕昭,字仲笃,河南新安人。乾隆三十六年(1771)举人,官知县,擢知州,迁知府,嘉庆十二年来任江宁知府。姚鼐(1732-1815),字姬传,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旧称惜

  • 明名臣言行录

    九十五卷。清徐开任(生卒年不详)撰。开任字季重,江苏昆山人。该书记名臣嘉言懿行,自明朝开国始,讫南明小朝廷止。别伪存真,举长略短,不论官爵,不分门户。对甲中殉节之臣,更是广为搜集,尤极敬慎。黄宗羲序说

  • 旧业堂集

    十卷。明凌儒撰。凌儒字真卿,别号海楼。江苏泰州人。生卒年不详。嘉靖三十二年(1553)进士。历官永嘉令、御史,山西屯盐都御史。卒年八十。凌儒为官直言敢谏,又力主改革弊政。曾建言放宫人、远阉宦、免操军等

  • 宝雪斋赵帖

    二卷。元赵孟頫(1254-1322)书。赵孟頫,宫道人,湖州(今浙江吴兴)人。本为宋宗室,入元后字子昂,号松雪道人,水精道人官刑部主事,后累官至翰林学士承旨,封魏国公,谥文敏。赵孟頫工于书法,尤精正、

  • 伤寒指掌

    十四卷。明皇甫中(生卒年不详)撰。中字云洲,仁和(今浙江杭州)人。三代业医,承其家学,博采众家之长,结合临床体会,撰成《明医指掌》。皇甫氏《伤寒指掌》原始《内经》,发明仲景立法之意,于诸家之说,颇推崇

  • 坦斋文集

    二卷。明刘三吾(约1312~约1400)撰。刘三吾,名如孙,字三吾,以字行,自号坦坦翁,湖南茶陵人。元末为广西儒学副提举,明洪武十八年(1385)召为左赞善,迁翰林学士。洪武末因考试不实罪被发戍边。建

  • 云东拾草

    十四卷。《附录》一卷。明韩世能(约1582年前后在世)撰。韩世能字存良,长洲(今江苏苏州)人。生卒不详。隆庆二年(1568年)进士,选庶吉士。官至南京礼部侍郎。著有《云东拾草》。世能以鉴藏书画名一时,

  • 春秋测义

    三十五卷。清强汝询撰。汝询字赓廷,溧阳(今江苏溧阳)人。著有《求益斋读书记》、《汉州郡县吏制考》、《垛积衍术》、《求益斋随笔》、《求益斋文集》等。《春秋测义》撰成于清光绪九年(1883)。作者认为《春

  • 漆雕子

    一卷。周漆氏(生卒年不详)撰,清马国翰辑。《汉书·艺文志》云:《漆雕子》十三篇。《注》谓漆雕子“孔子弟子,漆雕启后。”佚久矣。考《仲尼弟子》,有漆雕徒文,漆雕开、漆雕哆,而漆雕开为著,或作漆雕启。启名

  • 皇甫少元集

    二十六卷。《外集》十卷。明皇甫涍(1497-1546)撰。皇甫涍,字子安,长洲(今江苏省苏州市)人。他好学工诗,负才名,为“皇甫四杰”之一。嘉靖十一年(1532年)进士。历工部主事,官至浙江按察使佥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