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永春州志

永春州志

十六卷,首一卷,清郑一崧修,颜铸等纂。郑一崧,乾隆末年任永春州知州。永春州志可考者始于明万历四年。其后曾数修。郑一崧任县令后,以旧志多有不足处,又设局重纂,终成此书。乾隆五十二年(1787)刻印。共十六卷,分为:卷首为序、凡例、纂修姓氏、目录、舆图。卷一,封域志:星野、沿革表、疆境、形胜、都图;卷二,山川志:山、川、古迹、宅墓;卷三,建置志:城池、公署、仓廒、防御、塘汛、寨堡、驿铺、坊表、祠庙、寺观、亭塔、陂井、桥梁、储恤;卷四,学校志:学制、封号、庙祀、配祀、崇圣、学祠、泮额、学田、书院、社学、射圃;卷五,典礼志:庆贺、接诏、讲约、迎春、耕耤、祭祀、救护、祈祷、宾兴、乡饮;卷六,田赋志:户口、额征、屯米、鹾政;卷七,风土志:气候、风俗、岁时、仪节、物产;卷八,职官志;卷九,选举志:科第、武科、荐辟、援例、掾吏、武功、封荫;卷十至卷十一,人物志:名臣、名儒、宦业、仕绩、勋爵、义烈、懿行、文苑、列女、寓贤、隐逸、耆寿、方技、仙释;卷十二至卷十四,艺文志:书目、制敕、表、序文、疏、记、诗、词、赋;卷十五,祥异志;卷十六,外纪。兹篇记事详明。山川志以永川山多水少,故突出山之地位。职官皆注籍贯、出身及履任之年。选举则详朝代、科分、名次。旧志于同榜名次先后时有颠倒,则正之。杂记所载,皆有关教化之故实,凡立行诡异或流俗不经者,即前志已录,亦从删削。兹篇文笔雅驯,旧志中之险怪鄙俚之词,尽行删去。闽诸志中,此本诚为可读。

猜你喜欢

  • 易疏

    五卷。《图说》一卷。明黄端伯撰。端伯字元公,一作元功,江西新城人。崇祯元年(1628)进士,除宁波府推官。福王时官至礼部仪制司郎中。南京破亡,死难。事迹附见于《明史·高倬传》。其书专主京房《易传》,卷

  • 双清堂石刻

    十卷。清刘树堂自刻其书。刘树堂字景韩,曾任河南巡抚。此帖是其与幕友章寿彝、章寿鼎同刻。此刻以十天干分卷。甲、乙、丙三卷,书秦篆汉隶。丁卷以下,杂古今人书。全十卷皆袖珍小册,拓墨甚精,意在传之永久。刘树

  • 读史辨惑

    无卷数,清王建衡撰。王建衡号月梦。威县(今河北省威县)人,岁贡生,侯选教谕,其著作有《读史辨惑》、《任庵语略》、《性理辨义》等。《读史辨惑》一书成于康熙四十一年(1702);虽然此书是以“读史”为名,

  • 素问集注 灵枢集注

    各九卷。清张志聪(1610-1684)撰。《素问集注》又名《黄帝内经素问集注》,《灵枢集注》又名《黄帝内经灵枢集注》。张志聪字隐庵,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出身于医学世家,师从张子卿学医,继集同学高士宗

  • 毛诗名物考

    六卷。清牟应震撰。应震字寅同,山东栖霞(今山东栖霞县)人。乾隆四十八年(1783)举人,由禹城训导升任青州教授。书前有作者自序与孟广均序。据二序,知作者自童年即喜考校名物。应震与其族兄弟松岩、陌人讲解

  • 齐民要术

    十卷。北魏贾思勰(生卒年不详)撰。贾思勰,益都(今山东益都县)人,曾任北魏高阳郡(今山东淄博市临淄西北)太守。贾思勰致力农学,悉心研讨古文献中有关农事的记载,并身体力行踏访农夫,观察、实验,集丰富的农

  • 六书分毫

    三卷。清李调元(1734-?)撰。调元字羹堂、赞庵、鹤洲,号雨村、墨庄、童山蠢翁,绵州(治今四川绵阳)人。乾隆二十八年(1763)进士,历任广东学政、直隶通永道。著作尚有《雨村曲话》、《制义科琐记》、

  • 诚书

    十六卷。清谈金章(生卒年不详)撰。金章字心揆,号黄浮,嘉兴(今属浙江省)人。家世业医二十一世,祖父、父皆名动一时,为当时名医。谈氏约生于明末清初。幼承家学,亦有医名。博学多闻。此书又名《幼科诚书》,成

  • 历代刑法考

    五十四卷。清沈家本撰。沈家本,浙江归安县人。清光绪进士。官至刑部左侍郎、修订法律大臣、法部大臣。其精于法律,有关著述颇丰。是书有总考四卷,分考十七卷、赦考十二卷、律令考九卷,狱考、刑具考、行刑之制、死

  • 左传连珠

    一卷。清俞樾(详见《周易评议》)撰。俞樾是清代著名学者,著述很多。此书是他所著《俞楼杂纂》中的一种。编首有他本人的自序,说《宋史·艺文志》所载《春秋》赋,有崔升、裴光辅诸家,今皆不见,只有徐晋卿《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