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水地记

水地记

一卷。清戴震撰。戴震(1724-1777),字东原。安徽休宁(今屯溪)人。因家计贫寒,年轻时曾做过商贩,又教书为业,并就学于江永,深受其影响,奠定了日后学术基础。乾隆二十七年(1762),为避仇家陷害至京师,结识当时名流王鸣盛,钱大昕、卢文弨、纪昀、朱筠等。同年中举人,后六试进士而不第,此间往来江西、江苏、山西。尝会晤惠栋,并入朱筠、朱珪幕,修志编书。三十八年以举人充四库馆纂修官。四十年赐同进士出身,授翰林院庶吉士,于四库馆内,积劳成疾,卒于任。学问渊博,识断精审。主张由声音、文字以求训诂,由训诂以求义理。于典章制度、地理沿革、天文历法,声韵音律,古籍整理及古韵分布和声类分析诸学,多有创获,为乾嘉考据学之集大成者。著述宏富,有《水经注》、《原象》、《六书论》、《声韵考》等。后人辑有《戴氏遗书》等。震游汾晋间、会汾州修郡志,因任其事。乃博稽史籍,校正旧志之伪。于是又研究地理,撰成此书。《水地记》戴氏遗书本,共一卷。其谓中国山川,维首起于西,尾终于东。河所出其地曰昆仑之虚。其山,曰紫山,曰积石,曰三危,曰穷石,曰合黎,曰祁连山,曰贺兰山,曰阴山,曰缘胡山,曰梁山,曰岐山,曰少山,曰渴戾山,曰霍山,曰王屋,曰清野,曰薄山,曰首山,曰发鸠山,曰太行山。兹篇主要考名山大川,古今名称,地理形势。为此,广为搜证。取《汉书地理志》、《山海经》、《水经注》、《括地志》、《元和郡县志诸书》互相参证。篇中所列山,共计二十座。每山即有注释。考证详明,无所谬失。

猜你喜欢

  • 等韵精要

    一卷。清贾存仁撰。存仁字木斋,山西河东人。书刊于乾隆四十年(1775年)。分五篇:一曰《述原》、二曰《总论》、三曰《图说》、四曰《别传》、五曰《备考》。其《述原》篇摘举《性理精义皇极篇》及《音韵阐微》

  • 彭水县志

    四卷首一卷,清庄定域纂修。庄定域,曾任彭水县知县。彭水县志创修于康熙二十四年(1685)县令朱尔捷,属稿未定。康熙四十八年(1709)县令朱文彬始刻成书四卷,乾隆二十六年(1761)县令梁国林再修,嘉

  • 倩梅簃遗稿

    一卷。清戴小玉撰。戴小玉,生卒年不详,字倩梅,浙江杭州人,戴道峻之女,侍郎戴熙之妹,朱文枟之妻。清代诗人。此书有道光十一年(1831)戴熙写刻本。书前有戴熙所作序言,书后有其夫朱文枟所作跋语。此书共收

  • 订补浯溪集

    二卷。明陈斗(生卒年不详)编。陈斗,字民仰,祁阳(今属湖南)人。官永宁县主簿。浯溪,水名,源出祁阳西南松山,东北流入湘江,水清石峻,唐代诗人元结爱其景致,居于溪畔,并起此名。他的《中兴颂》、《颜真卿书

  • 韵汇

    五卷。题清朱彝尊辑、鄞县沈道宽编次。沈氏序云:秀水朱竹垞先生得宋椠《广韵》,以为天之未丧斯文。夫《广韵》非古韵也,然由是而适于古,犹有门径可寻。自平水刘氏并为一百七部,分所不必分,合所不可合,而韵学昧

  • 十三经断句考补

    一卷。此书前有序八篇。首篇撰者署祁俊藻,其余七篇皆没有撰者姓名。又书面题“十三经断句考十三卷,嘉定钱绎小庐先生著”。祁序同。他序皆称既勤。按钱氏《艺文志》,既勤名东垣,乃钱绎之兄,不是钱绎本人。诸序之

  • 读经

    ①一卷。清方苞(详见《周官集注》)撰。本书崇宋而抑汉,奉程朱以压郑玄。只有读古文《尚书》,不以朱熹所疑为是。苞根据《史记·儒林传》,“安国以今文读之,及安国自序考定文义,定其可知者”等话语,认为本文缺

  • 孝经类解

    十八卷。清吴之騄(生卒年不详)撰。吴之騄字耳公,歙县(今属安徽)人。康熙十一年(1672)举人,官绩溪县教谕,迁镇江府教授。该书多引经史子集以证经文。然而释经在于发挥微意,不应当旁引后代故实,与经文牵

  • 戴氏注论语

    二十卷。释文二卷 清戴望(1837-1873)撰。望字子高,浙江德清人。经学家,著有《颜氏学记》、《管子校正》、《续明史》、《古文尚书说》等。望曾师从陈奂,专注于考据训诂,后才留意古人的微言大义。他与

  • 蠡园文钞

    二卷。《诗存》二卷。《诗话》二卷。《赋草》一卷。《外集》一卷。《对联大备》一卷。附《天印山房遗稿》一卷。清范启璋(生卒年不详)撰。范启璋,江苏南京人,约清末前后在世。其集中诗有嘲讽何桂清,盛赞文廷式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