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殷墟书契后编

殷墟书契后编

二卷。清罗振玉编著。罗振玉,详见《殷墟书契》条。罗振玉在编著出版《殷墟书契》、《殷墟书契菁华》后,于1915年仲春,又亲自前往安阳小屯进行探访,作实地考察。回日本后,又“发箧尽出所藏骨甲数万,遴选《前编》中文字所未备者复得千余品,手施毡墨”,编辑《殷墟书契后编》一册,于1916年3月影印出版。有自序、分卷页编排,无著录片号。上卷刊甲骨拓本三十二页,下卷刊拓本四十三页,两卷共收录甲骨一千一百零四片。其时代包括第一期至第五期。《后编》所录甲骨文,除罗振玉自藏的甲骨拓片外,实际上还采用了刘铁云和徐积余《随庵》原藏甲骨的拓片,而在罗氏自序中并无交代。《后编》的内容也比较丰富,其中有一些有价值的史料。在罗氏的四种书中,《前编》和《后编》,是研究甲骨文和商史必要的典籍,也是罗氏编著的诸书中贡献最大的两部。该书为《艺术丛编》第一集本,珂罗版影印,线装,分上下二卷。自题《集古遗文第一集》。1970年10月台湾艺文印书馆重印。

猜你喜欢

  • 韵法横图

    一卷。明末李世泽撰。李氏字嘉绍,上元(今南京市江宁县)人。如真先生(李登)之子。是书初名《切韵射标》,梅膺祚取之与《韵法直图》相配,改称《韵法横图》,附刻于《字汇》后。梅氏序云:“是为李嘉绍氏所作者也

  • 吴郡志

    五十卷。宋范成大纂,宋绍熙三年(1192)修,绍定二年(1228)续修、刻本。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南宋平江府(今江苏苏州)人。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历任著作佐郎、

  • 昌邑县志

    ①八卷。清党丕禄修,李肇林纂。党丕禄字秀钟,陕西郃阳人,举人出身,顺治十四年(1657)任昌邑知县。李肇林,邑人,贡生出身,仕夏津县训导。昌邑为汉时北海郡都昌县地,宋建隆中始易名昌邑,元、明、清皆因袭

  • 唐诗纪事

    八十一卷。宋计有功(约1126年前后在世)撰。计有功,字敏夫。湖南安仁人。生卒年不详。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载,“绍兴五年秋七月戊子,右承议郎新知简州计有功提举两浙西路常平茶盐公事。有功,安仁人。

  • 云间两何君集

    二种,三十八卷。民国姚光编。二种为明何良俊《何翰林集》二十八卷、明何良传《何礼部集》十卷。何良俊与何良传为兄弟,同以文采知名,因依附于严嵩,为世所抨击。二种皆分别刊印于嘉靖年间,然流传不广,《何翰林集

  • 容膝居集杂录

    六卷。清葛芝(生卒年不详)撰。芝字尤仙,昆山(今属江苏省)人。葛芝推崇佛学,信奉佛教。《容膝居集杂录》所载多为近人魏禧、徐枋等人论述有关佛教事物的格言。葛芝自作序,认为人心是根本不存在欲望的,有了邪恶

  • 拜经日记

    又名拜经堂日记,十二卷。清臧庸(1767-1811)撰。臧庸本名镛堂,字在东,一字西成,号拜经,一号用中,江苏武进(今武进县)人,经学家,臧玉琳曾孙。臧庸继承家学,又师事卢文弨,还曾在苏州从钱辛楣、王

  • 墨子刊误

    二卷。清苏时学(生卒年不详)撰。时学字元,号父山,藤州(今广西梧州)人。此书是时学读毕沅校《墨子》一书,有所订正,编录成书。如《法俨篇》云:“莫不羊豢犬猎”,时学以“”乃“刍”“羊”两字误合一字。考《

  • 荑言

    六卷。明余懋孳(约1619年前后在世)撰。余懋孳,字舜仲,江西婺源人。生卒不考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进士。官至给事中。著有《荑言》。此书为懋孳自编。共六卷,文五卷,诗一卷。题名荑言,盖取荑稗之意。

  • 履勘滇边事记

    一卷。清周正朝撰。周正朝,字寅山,四川人。《履勘滇边事记》传钞本。首九龙江原分定十三枝那,次各猛地官职改定品级,次永昌、顺宁、普洱三高沿边道里,次神护关通孟硔道里,次蛮允三路至蛮募道里,次陇川至新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