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武昌县志

武昌县志

①八卷,清熊登修,孟振祖纂。熊登,字仲升,号定涛,江西南昌人,贡生,官武昌知县。武昌附近省治,民俗物产,甲于他邑,而宋、元以前图志,已不可考。明永乐以后,张琦、李荣等先后纂述,代有作者,但或沿革于习闻,或援考未备,或刊刻工浩难成。至嘉靖四十年(1561)博学张子翼于楚省纂修通志之时,获阅四方之志,百家之书,精心搜辑,凡有关武昌县事者,辄手录之,归后迳取邑乘,逐条考核,删其讹谬,增其缺略,书成付梓,此即初刻《武昌县志》。崇祯二年(1630),王琇、张鼎龙等续修。康熙十二年(1673),直省奉修通志之命,郡、邑奉檄同修,此距前志已四十余年,人事变迁,风俗移易,熊登延庠生孟振祖等分任纂辑。康熙十三年刻印。全书八卷,首列城市形胜图、八乡山川图,分八纲,为:地理、建置、祀典、赋役、秩官、人物、灾异、艺文,六十二子目。此志纲举目张,体例大体完备。② 十卷,首一卷。清邵遐龄修,谈有典、孟诠等纂。邵遐龄,浙江仁和(今浙江杭州)人,举人,官武昌知县。谈有典,本县人,乾隆二十一年(1756)举人。孟诠,本县人,贡生。武昌县志自康熙十三年(1673)熊登修后,至乾隆二十八年(1673),相距整百年,民俗更改,办文递易。邵遐龄莅任四年,考之旧志,讹谬甚多,若不重加删订,无以继先而启后。遂取熊志,精心考证,爰集邑之通儒,搜罗补辑成书。乾隆二十八年刻印。此志之提纲,下分总目,列目以承纲,旧志于沿革内序戎事,于建置内列古迹,于藩镇内连令丞,于人物内附选举,纲领未析,子目不清,此书分别诠次,以免混淆。旧志于官师现任,虽有善政不载于篇章,于人物生前,虽有卓行不登载简册,遵修史体例,此书详为选择附于凡例,俟后来修续者,采立纪传,颇得变通之要。至于分门别类,补旧增新,百余年变更之事,继起人才,籍以不泯。邵遐龄自序,不敢称此志体例完善,非虚语。③ 二十六卷,首一卷。末一卷,清钟桐山修,柯逢时纂。钟桐山,字凤喈,四川华阳人,副贡,官武昌知县。柯逢时(1845-1912),字懋修,号巽庵。光绪九年(1883)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光绪二十六年(1900)任两淮盐运使,旋调任江西按察使。后历任湖南、江西布政使和广西、贵州巡抚等职。三十一年任户部右侍郎,兼土药统税大臣。武昌起义前,授浙江巡抚,未赴任。喜藏书,曾刻印《武昌医学馆丛书》。考武昌县志,乾隆二十八年(1763)县令邵遐龄重修县志后,百余年无续补。旧志仅存光绪初年邑人王家璧等有志重修者家中,柯根臣、吴云鸿等人恐邑志散佚,乃协商重为纂,分任采访,王家璧独任纂修,卒因经费不足,辍为中止。迄钟桐山莅任,以修志为重要,与柯逢时反复商酌,延其总纂,始于光绪十一年(1885)春,迄同年冬书成。所征引称:王家璧志稿未及成书。此书舆图志中,首列县境图、县市图,次为各乡图,终于梁子湖图,开方计里,因地书名,但道途不免歧异,丈量未尽符合,此为缩小之失。自沿革至仓储诸志,多依旧本,未有增损。通礼、学校二志,为统同之文。人物志九子目,成于众制,搜罗虽广,但选择不精。卷末志余,等于杂记,因采访后,未及收入各志之中,故自成一门。柯逢时自序:“是书付梓,芟订未遑,成书时,固未尝视为善本。”

猜你喜欢

  • 四书征引录

    不分卷。清叶秉纯撰。秉纯字心素,甘泉(今江苏扬州)人。是书对四书所征引《诗》、《书》、《礼》、《易》、《春秋》之文,加以注释,但皆就五经注疏中钞录而成,颇少发明。如《论语》引《书》“孝乎惟孝,友于兄弟

  • 宣和博古图

    三十卷。宋王黼(1079-1126)撰。王黼,字将明,祥符(今河南开封县)人。崇宁年间进士,多智,善谗佞逢迎,由宰相何执中荐为校书郎。蔡京复相,黼效过大力,被提拔为左谏议大夫。后不久,又上疏皇帝陈蔡京

  • 夏侯子

    见《夏侯子新论》。

  • 读易别录

    三卷。清全祖望撰。祖望字绍衣,一字谢山,浙江鄞县人,乾隆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全氏以为正史《艺文志》中易类除传义章句外,或归于蓍龟家、五行家、天文家、兵家、道家、释家、神仙家。而朱彝尊《经义考》将其列

  • 凤池集

    清沈玉亮、陈琬同编。沈玉亮字瑶岑,字亦村,武康(今属浙江)人。生卒年不详。清初戏曲作家,工诗古文,屡试科场,终不得志。长于谱曲,与洪升齐名。有杂剧《鸳鸯冢》、《钟馗吓鬼》,还有《课蒙余录》等。陈琬生卒

  • 澡修堂集

    十六卷。清熊赐履(1635-1709)撰。熊赐履字青岳(一字敬修)。孝感(今湖北孝感)人。顺治十五年(1658)进士。由庶吉士授检讨。官至东阁大学士、太子太保。卒谥“文端”。著有《经义斋集》、《澡修堂

  • 万卷楼遗集

    六卷。明丰坊(约1523年前后在世)撰。丰坊字存礼,号南禺。鄞县(今浙江宁波)人。生卒年不详。嘉靖二年(1523)进士,授礼部主事。后坐法避吴中,改名道生,字人翁。其博学工文,家藏书万卷,故有“万卷楼

  • 说文假借例举

    一卷。清侯康(生卒年不详)撰。侯康原名廷楷,字君模,广东番禺人。道光举人,著作尚有《后汉书补注续》、《三国志补注》、《春秋古经说》、《穀梁疏证》等。是编专论六书之假借,谓假借制字之时已有,非用字之时始

  • 论语正义

    二十卷。魏何晏等集解(见《论语集解》),宋邢昺疏。邢昺(932-1010)字叔明,北宋经学家。曹州济阴(今山东荷泽)人。太平兴国(976-984)初,九经及第,授大理评事,后官至礼部尚书。昺博通五经,

  • 三因极一病源论粹

    见《三因极一病证方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