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棠阴比事

棠阴比事

一卷。附录一卷。宋桂万荣(生卒年不详)撰。明吴讷(生卒年不详)删补。桂万荣,鄞县(今浙江省宁波市)人。官至朝散大夫、直宝章阁,知常德府。《棠阴比事》记录了自古以来一百四十四件案例,及对案例的分析,为便于流传,采用韵语形式。案例也多采自原有的此类书籍。自序中称“取和鲁公父子(和凝、和)《疑狱集》,参以开封郑公(郑克)《折狱龟鉴》,比事属词,取成七十二韵。”(《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明代景泰年间吴讷认为《棠阴比事》拘泥于声韵对偶,很多案例意义不大,于是“删其不足为法及相类复出者”(《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留下八十件。按照案件大小的顺序排列成书,又作了补遗二十三事、附录四十四事,另成一卷。吴讷整理补充的《棠阴比事》,叙述明白,简捷切要,很有价值。桂万荣的《棠阴比事》南宋嘉定四年(1211),就曾刊行,端平元年(1234)重刻刊行。清代时《棠阴比事》及“附录”被收入《四库全书》。《棠阴比事》还有《四部丛刊续编》本、《四明丛书》本。

猜你喜欢

  • 函史

    上编八十一卷,下编二十一卷。明邓元锡撰。邓元锡事迹详见《三礼绎》条。是书仿郑樵《通志》体例,七编是纪传部分,下编为二十略。《通志》纪传多因旧史,无甚新意,而二十略虽属新创,但不免有夸大之词。是书同《通

  • 阿弥陀经不思议神力传

    一卷。不著撰人。《阿弥陀经不思议神力传》的内容有五,一是列晋代僧睿、僧显,宋代僧人慧崇、慧通,后周僧宝、玄景等人往生西方之事。二是列述唐代释道绰禅师撰《安乐集》。道绰自隋大业五年(609)废讲,专弘净

  • 诗集传

    ① 二十卷。苏辙(1039-1112)撰。苏辙字子由,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散文家。十九岁与兄苏轼同登进士。熙宁三年(1070)致书王安石,激烈批评新法。后历任御史中丞,尚书侍郎等职

  • 邃雅堂集

    十卷。《续编》一卷。清姚文田(1758-1827)撰。姚文田,字秋农,浙江归安(今湖州)人。高宗至天津,召试第一,授内阁中书,充军机章京。嘉庆初,成状元,授修撰。入直南书房。上疏建议劝课农桑,免株连,

  • 泾县方言考证

    近人胡韫玉撰。对所辑安徽泾县一带方言词,大多依《说文》等字书辨正字形词义,依韵书注明音读,并据群籍探究本源,颇丰富而有条理。初载于《国学汇编》第二、六、十一册,后汇辑成书,有国学研究社排印本。

  • 续吕氏家塾读诗记

    三卷。戴溪(生卒年不详)撰。戴溪,字肖望,学者称为岷隐先生。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南宋文学家。淳熙五年(1178)为别头省试第一,领石鼓书院山长。后任代理工部尚书,文华阁学士。除《读吕氏家塾读诗记》外

  • 周礼郑氏音

    一卷。旧题东汉郑玄撰,清马国翰辑佚。郑玄另有《周易注》等书,已著录。今考许慎撰《说文》,高诱注《吕氏春秋》、《淮南子》,并云读如某某之某,不加音某,郑注经亦只为譬况之说,则《经典释文》所载郑玄《三礼音

  • 春秋统例

    一卷。唐啖助撰,清马国翰辑。据陆淳《春秋啖赵集传纂例》卷一《啖氏集注义》说,啖助在完成《春秋集传》以后,又“撮其纲目,撰成《统例》三卷,以辅《集注》,通经意焉”。可知《春秋统例》是《春秋集传》的大纲,

  • 缉古算经

    一卷。唐王孝通(生卒年代不详)撰。据《旧唐书·律志》载,他在唐朝初年为算历博士,后升任太史丞。在武德六年(623)和武德九年(626),他两次校订当时颁行的傅仁均戊寅元历。在《上缉古算经表》中,王孝通

  • 忆记

    四卷。明吴甡撰。吴甡字鹿友,号耑愚,晚号柴庵,扬州兴化(今江苏兴化)人。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进士,天启中曾官至御史,因忤宦官魏忠贤而削籍。崇祯初官复原职,后升任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李自成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