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梁山县志

梁山县志

十卷首一卷,清朱言诗纂修。朱言诗,东湖人,曾任梁山县知县。梁山西魏置梁县,属万川郡。后周属巴东郡,隋属信州。唐初属南浦郡,后改属万州。宋改置梁山军。元升为州。明洪武七年(1374),省州入梁山,编户十一里。清因之,编户三里。梁山县志,创修于嘉庆县令符永培,同治县令艾鉽重修,兹编则为续同治艾志而作。《梁山县志》光绪二十年(1894)刻本,共十卷首一卷,卷首为新旧序、新旧凡例、新旧纂修姓氏、舆图、圣谟。正文分为卷一,星度志。卷二,舆地志,沿革、疆域、形胜、山川、水利、古迹、名墓、义冢、风俗属之。卷三,建置志,城池、公署、公所、津梁、场镇、街坊、坛庙、寺观属之。卷四,食货志,户赋、仓储、盐法、杂课、蠲恤、物产属之。卷五,学校志,学宫、额名、县学田、学田局、书院、义学田、义学、乡学、卷局、宾兴、书籍、仪礼、乡饮、讲约属之。卷六,武备志,防御、寨堡、驿递属之。卷七,官师志,知县、教职、县丞、驻防把总、典吏、名宦属之。卷八,选举志,进士、举人、武科、五贡、封典、应例属之。卷九,人物志,列传、列女属之。卷十,艺文志,疏、序、记、铭、引、跋、客问、赋、诗、杂识属之。此志仿史家十志之例,分为十门。卷首舆图绘制十分精致。旧志八景图阙如,此志一一补之,以备后人查考。综观全书,援引赡博,行文流畅。惟艺文既已别立一门,又复散见各门,于体例似有未协。尚有民国二十四年(1935)石印补版重印本。

猜你喜欢

  • 说文字原引

    一卷。清何其杰(生卒年不详)撰。其杰字俊卿,山阳(今江苏淮安)人。何氏自序云,同治十三年(1874)从京师返里,发现已就外傅的长孙炳森不会使用《说文解字》,正如黎永椿所说“少读《说文》苦难寻检”,“因

  • 雕菰楼集

    二十四卷。《蜜梅花馆文录》一卷。《诗录》一卷。清焦循(1736-1820)撰。焦循,字理堂,一字里堂,晚号里堂老人,江都甘泉(今江苏扬州)人。嘉庆六年(1801)举人。应礼部试不第。回家奉母,不求仕进

  • 集韵表

    一卷。民国施则敬撰。是书因陈澧治《广韵》之法以治《集韵》。认为陈氏所考“喻”“为”二纽,口治心治俱难解析,复并“喻”“为”为一纽。而从黄侃分微于明,考《集韵》为四十纽。复统之以二十三摄,制为一表。以韵

  • 二家诗抄

    二十卷 清邵长蘅(1637-1704)辑。邵长蘅字子湘,别号青门山人,武进(今属江苏)人。长蘅性颖悟,束发能诗;弱冠既以古文辞名。客游京师,与施闰章、汪琬、陈维崧、朱彝尊等交往甚密,时相唱和。应顺天乡

  • 重修玉篇

    三十卷。南朝梁陈间顾野王(519-581)撰。野王字希冯,吴郡吴(今江苏吴县)人。博学,通经史,精于天文、地理、文字音义。在梁朝为临贺王萧正府记室参军,入陈官至黄门侍郎。著有《建安地记》、《玉篇》、《

  • 书传补义

    三卷。清方宗诚撰。本书卷一通论大义,卷二通论要义,卷三附论疑义。其中,卷三对于蔡沈《书集传》所未详者,则引他说以补充之;蔡传所未尽者,方宗诚就参以己意来发挥蔡氏观点;蔡传原有失误的地方,方宗诚就推原经

  • 月令广义

    二十五卷。冯应京撰,戴任续。冯应京(?-1606年),字可大,盱眙(今属江苏省)人,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官湖广佥事,绳贪墨、摧豪奸,屡犯税监陈奉,被诬劾下狱,“乃于狱中著书,昕夕无倦。”(

  • 开方说

    三卷。清李锐(1768-1817)撰,黎应南补。李锐字尚之,号四香,江苏元和(苏州)人。他早年习《算法统宗》,便心通其义,遂为九章八线之学。嘉庆初获读秦九韶、李冶诸书,略加校勘注释。先为浙江学政、巡抚

  • ■老编年诗钞

    十三卷。清金张(约1692年前后在世)撰。金张,字介山,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生卒年及生平皆不详。金张,工诗。其著有《老编年诗钞》九卷,其时间起自康熙二十四年(1685),迄于康熙三十二年(1693)

  • 雁荡山樵诗集

    十五卷。明章玄应(约1475年前后在世)撰。玄应,字顺德,东瓯乐清(今浙江乐清)人。生卒年不详。恭毅公章纶长子。成化十一年(1475)进士。任南京礼、工二科给事中,累官至广东布政使。其孙朝凤任福建佥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