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卷。清曾懿撰。曾懿,字伯渊,华阳(今四川成都东南部)人。生卒年不详。嫁袁幼安。曾懿少颖慧,工书画,善诗词。是集卷首有序五篇。卷一《浣花集》,乃浣花草堂闺中所作;卷二《鸣鸾集》,乃鸿案相庄,鹿车同挽,
四十四卷。又名《雪序读史快编》。六十卷。明赵维寰编撰。维寰字无声,平湖(今浙江平湖县)人,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举人,生卒年不详。该书摘录诸史书中新异之事编排而成,始自《史记》,止于《新唐书》。现
四十卷。清徐宗道编。徐宗道,生卒年及生平均不详。石经,谓石刻之经书。将儒家经典刊刻于石,始于东汉末年,汉灵帝熹平四年(175年),蔡邕因经书辗转传抄多有错漏,便奏请皇上校定《春秋》、《公羊传》、《论语
二十二卷,清曾受一修,王家驹纂。徐鼎续修,杨彦青续纂。曾受一,东安人,曾任江津县知县。江津县旧有传钞县志二帙,一为明嘉靖知县杨元吉嘱邑人杨几川纂,一为清康熙知县王璧嘱邑人龚湄纂。乾隆年间曾受一始采二家
一卷。南齐顾欢(419-483)撰。清马国翰辑为一卷。欢字景怡,一字元平,吴郡盐官(今浙江海宁境内)人。道教思想家。好黄老学,通阴阳书,著有《夷夏论》、《三名论》。其作《论语注》,史志《释文·叙录》皆
四十八卷。清吴廷华(1682-1755)撰。吴氏撰有《三礼疑义》,此书即第二部。书本五十卷,今缺三十八、三十九两卷。体例与《周礼疑义》同。书首有雍正乙卯(1735)自序。是书辨驳郑注贾疏,有得有失。其
一卷。清末林兆丰撰。兆丰字玉如,浙江慈溪(今浙江省慈溪县人),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此书盖为王先谦据其家藏稿本,刻入《经解续编》之中。篇幅不长,然多有可取者。如“周公称王说”考证甚详;“《禹贡》三条四列
一卷。清任大椿撰。任大椿(17381789)字幼植,号芝田,一作子田,江苏兴化县人。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进士,授礼部主事,转郎中,迁陕西道监察御史,充《四库全书》馆纂修官。精名物训诂。辑《小学钩
十五卷。清朱鹤龄(1606-1683)撰。朱鹤龄,字长孺,号愚庵。江苏吴江人。清初经学家。明诸生。明亡入清,专于笺疏之学,与顾炎武为友。承宋儒之学,并有所发挥。撰有《毛诗通义》、《尚书埤传》、《禹贡长
一卷。清袁定远撰。袁定远,里贯未详。本书乃作者任吏部文选司郎中时所作。主要记述各朝铨政选举之法,即历朝选用官吏的制度。全书叙述较为简略,又有遗漏、失实之处。如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选官制度多略而不叙;又谓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