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曲洧旧闻

曲洧旧闻

十卷。南宋朱弁(?-1144)撰。朱弁字少章,号观如居士,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朱熹族叔祖。朱弁在太学时,即以诗文见重于晁说之。建炎元年(1127)奉诏使金,为金拘留,金人迫仕伪齐,誓死不屈,被留十七年始得归宋。书中有甲寅(1134)岁腊月八日清凉山见佛光事;又记秘魔岩事,其地在金统治区燕京(今北京);又记其友述定光佛语云,俘囚十年。据此可知,是书当作于留金时。但书中所记皆追述北宋君臣事迹及遗闻轶事,无一语及金,故称《旧闻》。其书多记北宋皇帝盛德及诸名臣之言行,而于王安石之变法,蔡京之绍述,朋党之角逐等,言之尤详。其意在于申明北宋一代兴衰治乱之原由,深于史事有补。其间亦兼及诗话、文评、神怪传说等,因此,《文献通考》将其书列入小说家。其实,该书以追述北宋君臣事迹为主,所述诗话、文评、神怪谐谑等只有数条,所以,清臣在修《四库全书》时将其书改入杂家类。书中所叙诗话、文评、神怪传说及诸考证等,虽然较少,但不居一格,对于研究古代文学艺术、社会风俗等文化,仍有重要参考价值。今传本不一,《知不足斋丛书》、《学津讨原》、《笔记小说大观》、《丛书集成初编》等丛书本为十卷,《宝颜堂秘笈》本为四卷,《敬修堂丛书》本为二卷,《五朝小说》、《古今说部丛书》、宛委山堂《说郛》本为一卷,商务印书馆《说郛》本不分卷,《旧小说》收入十七则。《知不足斋丛书》、《丛书集成初编》本为比较通行版本。

猜你喜欢

  • 宝鼎斋帖

    四卷。明董其昌书,上海吴之骥(生平不详)刻。董其昌书迹刻本曾极盛一时,流播甚广,但为董氏所自定的刻帖则只有五种,该帖便是其中之一。董书刻本多为行草,该帖则皆为小真书,且篇幅完整,于每篇之后,还有董氏自

  • 屺云楼集

    三十二卷。清刘存仁(1804-1880)撰。刘存仁,初名炯,后改炯甫,福建闵县人,道光举人,官至甘肃秦州知州。是集有《诗初集》八卷,《诗二集》四卷,《诗三集》四卷,《诗经口义》二卷,《文钞》十二卷。刘

  • 峚阳草堂说书

    七卷。明郑鄤撰。鄤生卒年月不详,号峚阳,武进(今江苏武进)人。天启二年进士,授庶吉士,崇祯中被温体仁诬告杖母不孝,被磔于市。此书包括《中庸说》、《大学意》、《论语咏》、《孟子略述》。皆崇祯十二年在诏狱

  • 鸿雪楼初集

    四卷。清沈善宝(1808-1870?)撰,沈善宝,字湘佩,浙江钱塘(今杭州)人。江西义宁州判沈学琳之女,吏部郎中武凌云之继妻。清代爱国作家。自幼承家学,十二岁即工诗词,后精书画。随丈夫到山西、朔平、太

  • 天凑巧

    三卷。题“罗浮散客鉴定”,罗浮散客又有小说《贪欣误》六回,其真实姓名及生平无考。据书中内容判断,作者是明末人,书成于明天启年间。《天凑巧》或误作《天然巧》,拟话本小说集,每卷演一回故事,共三个故事。第

  • 神异记

    晋王浮撰。生卒年不详。王浮是个道士,约西晋惠帝时人,官祭酒,曾作《老子化胡经》以诬谤佛法。事见梁慧皎《高僧传·帛远传》。原书已佚,清文廷式《补晋书·艺文志》著录,未言卷数,亦不知亡于何时。《太平御览》

  • 周易玩辞

    一卷。清王景贤著。王景贤字子希,号希齐。福建闽县人。道光举人。作者平生服膺理学,故其易说多以朱子为宗。全书按上下经六十四卦的次序,逐条论列,不章解句释,于每一卦下作略说一篇,敷陈大义而已。其目的不在于

  • 读书小记

    三十一卷。清代范尔梅撰。范尔梅字梅臣,号雪庵,洪洞(今山西南部)人。此书是作者读书考证方面的札记,是用来讲学的。其中有《大学》、《论语》、《孟子》、《中庸》的札记六卷,《周易》札记及“易论”、“易卦考

  • 秋雅

    一卷。清蒋日豫(生卒年未详)撰。蒋日豫有《诗经异文》。此为其所撰之词,仅三十四首。日豫自号后白石生,盖效法石帚者。今观其词,迹近南宋。至于石帚清空缥缈之概,日豫尚未能之,拟辞玉田稍为近之。日豫喜言考据

  • 春秋义疏

    无卷数。清蒋家驹(详见《尚书义疏》)撰。此书以胡安国《春秋传》之说为蓝本并融入自己的看法,然而既未能避免胡《传》牵强苛刻的弊病,作者自出之新意也往往流于穿凿臆断;且作者理路似欠明晰,多有“后文每事示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