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易疑

易疑

① 二卷。明陈言撰。言字献可,号东涯,海盐人。嘉靖十六年(1537)举人。该书用《周易注疏》本,题上经曰“经之上”,题下经曰“经之下”,题《系辞》、《说卦》、《序卦》、《杂卦》四传曰“经之旁”,所以《江苏采集遗书目录》载其为“三卷”,《四库总目》存目据江苏周厚堉家藏本也著录为“三卷”。而《明史·艺文志》、《经义考》都著录该书为“四卷”。陈言《自序》云:“吾疑乎庖牺之卦非使人卜筮也;吾疑乎卜筮之因卦而作也;吾又疑乎文王周公卦爻之词未有占也,卜筮者占之也;吾疑乎卦词论卦之吉凶、爻词论爻之得失而已也;吾又疑乎《系辞》之传不必上下、其章不必皆十有二也;吾又疑乎卦爻之词间有未安者也;吾又疑乎马、郑、王弼、孔颖达辈明其义而疏,希夷、康节精矣而一于数,伊川得易之用,紫阳得易之深;吾又疑乎羲、文之一理而通之者也。”所以书名《易疑》。持论视界颇高,但其书并无多少精义。今上海图书馆藏有明万历四十六年(1567)刻本《易疑》二卷,附《图说》一卷、《系辞》下传一卷、《说卦传》一卷、《序卦传》一卷、《杂卦传》一卷,当是原刊传本。② 四卷。明方时化撰。这是方氏《易》学的第五种书。首卷《密义疑》二十一则,二卷《名象疑》十二则,三卷《卦爻疑》三十六则,四卷《凡例疑》二十四则。所分四类与《易学述谈》相同,内容主旨也没有什么差别,可能是方时化在儿子笔记之后又自己把讲义整理了一份。《四库全书总目》据江苏周厚堉藏本著录存目。有明刊《方氏易学》本。

猜你喜欢

  • 谐声谱

    ① 五十卷。清张惠言(1761-1802)撰。惠言字皋文,武进(今属江苏)人。嘉庆四年(1799)进士,官翰林院编修,其学深于《易》、《礼》,著作有《周易虞氏义》、《虞氏消息》、《仪礼图》等。此书由其

  • 石田集

    十五卷。元马祖常(1279-1338)撰。祖常字伯庸。先世为汪古部人。居靖州天山。居室名石田山房,因以名集。延祐中复科举,祖常乡贡、会试皆第一,廷试第二。授应奉翰林文字。历官监察御史、礼部尚书、枢密副

  • 元曲选

    一百卷。明臧懋循(约1595年前后在世)编辑。臧懋循字晋叔,长兴(今属浙江省)人。万历八年(1580)进士,官荆州府教授,南国子监博士,以沉湎游赏诗酒罢归。辑有《古诗所》、《唐诗所》、著有《负抱堂集》

  • 济宁直隶州志

    ①三十四卷,首一卷。清胡德琳、蓝应桂修、周永年、盛百二纂。胡德琳字碧腴,临桂人,乾隆十七年(1750)进士,乾隆三十五年(1770)任济宁州知州。曾任四川什祁、济阳、历城县知县,莱州府、登州府知府。详

  • 灵棋本章正经

    见《灵棋经》。

  • 上海掌故丛书第一集

    十四种,三十卷。上海通社编。丛书为上海通社诸人搜其乡贤所著、有关上海典章国故的著作,仿《毗陵文献》、《海陵丛刻》体例,刊刻而成。共收书十四种,除元人著作一种、明人著作一种外,其余均为清人所撰。其中谈兵

  • 陶朱公养鱼方

    见《养鱼经》。

  • 南疆逸史

    五十六卷。清温睿临撰。温睿临,字邻冀,一字令贻,号哂园,浙江乌程(今吴兴)辑里人,康熙己酉科(1705)举人。他博赅群书,谙熟历史,与万斯同(季野)交谊甚厚,在清廷开明史局时,温氏也正在北京,而万斯同

  • 三百篇原声

    七卷。清夏味堂(详见《诗疑笔记》)撰。此书分元声一类、声三十、大类二、小类三。分类过细,广立名目,徒滋淆惑。声证一篇,配置凌杂。标识多加口旁,以为从口,尤其妄诞不经。考证古音,自郑顾江以来诸家分部以通

  • 泉志

    十五卷。宋洪遵(详见《翰院群书》)撰。是书汇辑历代钱币之图,共分为九品。对中华历代以及外国钱币,凡有文字记载,形象可绘者,无不毕收,颇为详博。然而中华历代钱币,后代不能全部流传下来。书中所记,有的钱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