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明堂考

明堂考

三卷。清孙冯翼(生卒年不详)撰。孙冯翼,字凤埔,奉天承德县(今辽宁沈阳市)人。贵州巡抚孙日秉之子,以二品恩荫,援例为候选道。是书末题“嘉庆壬戌年九月十九日,承德孙冯翼凤卿氏校于白门中丞第之郑学斋”,知是书成于1802年。是书无序跋,惟上卷《古合宫遗制考》下略言:“蒙为此学,五年于兹,不敢自信,质之毕文学以田,乃成斯帙。说则会通诸经,制则稽合象数,左图右书,通夫地人以明其说,庶几不坠先正典型。后世之议明堂,不按经典或彼此相訾,事袁准、颜师古纰缪尤甚;汉儒之后,惟魏李谧、贾师伯、隋宇文恺及宋紫阳朱氏,尚知明堂室之制,而度数未详。后生与于斯文,盖不能无述”云云,此即叙述撰是书之大旨。中卷为《明堂遗制考》,下卷为《明堂图》。是书搜采广博,辨说也颇详晰。然以孙诒让《周礼正义》证之,似尚有未合者,如是书谓明堂盖行礼之堂,礼毕则虚其位,故宗祀则曰清庙,斋宿则曰路寝,教士则曰大学,养老则曰庠,始自东则曰东序,习射则曰泽宫,大飨献馘诸大礼,皆于此宫;又谓卢植、颖子容、高诱之说,附会路寝太庙,概以为明堂,说殊牵强。今考《盛德记》及《韩诗郑驳异义》,已纠其非;又据《大戴记·盛德》卢辨注、《南齐书·礼志》五俭议、《隋书》牛弘议、灵灵疏袁准正论言,明堂者大朝诸侯之处,宗庙享鬼神之宫,辟雍为大射之处,太学为众学之居,清庙为训俭之室,各有专用。贾思伯云“周礼营国,左祖右社,明堂在国之阳则非天子太庙”,孙诒让断言“明堂之辟雍与大学之辟雍绝异,若路寝宗庙在王宫之中,与明堂地远不相涉,形制亦绝不同”。是书亦主在国东南之说,而又主即清庙路寝之说,殊不知太庙路寝岂能距王宫太远,自以孙氏之说为优。是书孙氏《正义》迄未一引,或不甚以是书为然。“议礼如聚讼”,古人早已言之,必欲如是书而合太庙、路寝、明堂为一,则不可通处殊多,斯亦说经者所宜注意也。有嘉庆七年(1802)《问经堂丛书》本。

猜你喜欢

  • 温热论 幼科要略附叶案存真

    《温热论》一卷,《幼科要略》二卷,所附《叶案存真》二卷。清叶桂(详见《临证指南医案》)撰。《温热论》成书于乾隆十一年(1746)。为叶氏口传心受的经验心得,实为叶氏临床经验的结晶,在临床上具有实用价值

  • 读左剩语

    一卷。清赵以琨撰。以琨字凝甫,镇洋(今江苏太仓)人,为诸生,嗜古勤业,甫冠即去世。此书是未竟之作,笔录其读《左传》的心得,订正杜预注之失,不令见解允当之处。有《棣香斋丛书》本及《娄东杂著》本。

  • 汉州郡县吏制考

    一卷。清强汝询撰。强汝询在咸丰五年(1855)依据《汉书·百官公卿表》、《续汉郡国志》、《汉书》和《后汉书》的本纪、列传及其注释等,编撰成《汉州郡县吏制考》一书。书前有强汝询《自识》,书末附有《杂论》

  • 万花楼

    全名《万花楼杨包狄演义》,又名《大宋杨家将文武曲星包公狄青演义》、《大宋杨家将文武曲星包公狄青初传》。清李雨堂撰,李雨堂生卒年不详,亦称西湖散人,其生平已无可考。狄青、包拯及杨家将的故事在民间久已流传

  • 宪台通纪续集

    十五卷。元唐惟明编辑。惟明曾官御史台掾史。成书于至正十二年(1352)。主要记载顺帝至元二年(1336)至至正十二年御史的典章制度,可与《宪台通纪》相互参照,考察元代的监察机构。此外,是书对元代后期的

  • 埙篪音

    二卷。明虞淳熙、虞淳贞同撰。虞淳熙(约1598年前后在世),字长孺,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生卒年不详。万历十一年(1583)进士。官至吏部稽勋司郎中。著有《孝经集灵》。虞淳贞字僧儒,为淳熙之弟。生卒年

  • 医征 客窗偶谈

    《医征》三十七卷,《客窗偶谈》一卷。清沈明宗(生卒年不详)撰。沈明宗字目南,号秋楣,檇李(今浙江嘉兴西南)人。少年时曾学禅宗,兼通医学,为清初名医石楷临初先生高徒。沈氏对仲景之学深有研究。著有《伤寒六

  • 常变通考

    三十卷。朝鲜柳长源撰。柳长源字叔远,号东岩,全州人,生卒年不详。此书按顺序目录如下:《通礼》、《冠礼》、《婚礼》、《丧礼》、《祭礼》、《乡礼》、《学校礼》、《国恤礼》、《“家礼”考疑》。此书以朱子《家

  • 今文尚书经说考

    三十二卷。清陈乔枞撰。陈乔枞(1809-1869年)字朴园,福建侯官(今福建省闽侯县)人,清代经学家,陈寿祺之子。道光五年举人,官至江西临江、抚州知府。陈乔枞传其父亲辑佚之学,续成《今文尚书经说考》、

  • 翰林杨仲宏诗集

    八卷。元杨载(1271-1323)撰。载字仲宏。浦城(今属浙江)人。初以布衣荐授翰林国史院编修官。延祐二年进士,授饶州路同知浮梁州事,终于宁国路总管府推官。与虞集、揭傒斯、范椁合称“元诗四大家”。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