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新城县志

新城县志

八卷,首一卷。清张瓒修,张戬、袁干纂。张瓒,字容庵,山东武定人,康熙七年(1668)由举人升新城县知县。张瓒莅任后,查阅邑乘,见新城县志,自明万历四年温朝祚纂修以来,又近百年未经修辑。这期间,中经鼎革,兵燹频繁,所遗旧志,更加残缺不全。其恐文献湮没,乃集邑中绅耆,议举修志,开局征辑,历数月而成。《新城县志》作于清康熙十二年(1673)。《新城县志》康熙十二年(1673)刻本。共八卷,包括舆地、山水、建置、财赋、官师、人物、轶事、艺文。此志修于清初,比较近古,体例较特殊,不立科贡一门,有进士诸条,吏员医术并列于官师志中,人才一目也列入其中,所载之人为一些无名小卒,殊为不解,人物传不另立列女传,设贞洁一目,题目亦不妥。有民国二十二年(1933)抄本。

十四卷,首一卷。清崔懋修,严濂曾纂。崔懋字黍谷,辽宁襄平人,出身举人,康熙二十二年(1683)任新城知县。崔懋掌新城十年,见邑志创于明嘉靖年间邑令胡庆鸣,再修于天启邑令王象晋,三修于康熙十一年邑令马孔彰,至其时二十余年,旧板残阙脱落,几不可识,文献无征。就集邑绅士商榷,重修新志。历时六月而告竣。《新城县志》康熙三十二年(1693)刻本。全书十四卷首一卷,分为:卷一方舆志;卷二建置志;卷三食货志;卷四典礼志;卷五官师志;卷六选举志;卷七至卷人物志;卷九恩恤志;卷十灾祥志;卷十一至卷十四艺文志;卷首有凡例、序、图。此志对旧志体例更改甚多,旧志为十二门,此为十门,深得体要。各卷首有小序,多袭旧志。此外,其于田赋、水患、风俗、学校等目,记述精核,资料翔实。然官师志记述十分简陋,其中脱漏甚多。

猜你喜欢

  • 新泰县乡土志

    一卷。清汤宗干编。汤宗干,光绪末年任新泰县知县。此志乃奉学部命,各县纂乡土志,为历史地理科之参考。《新泰县乡土志》光绪三十四年(1908)石印本。全书一卷,分为:历史、政绩录、兵事录、耆旧录、人类、氏

  • 中庸总说

    一卷。中庸读法一卷。清王又朴撰。是书的总说,乃顺经文而畅其旨,无所阐发。读法,则就朱子九条而广之。其解“费隐”,谓因其不可离,则无处非道,无时非道,故称“费”,因其费则瞻在前而忽在后,故称“隐”。又说

  • 士林诗选

    一卷。明怀悦编。怀悦字用和,浙江嘉兴人。生卒年不详。永乐中以纳粟官通判。此集所载,皆一时友朋之作。近体最多,持择亦未精审。《四库全书》列为存目。

  • 建隆寺志略

    十卷。清释昌立纂辑。史椿龄、陈寓泰编次。释昌立,号小支者,道光间建隆寺僧。史椿龄,江都(今江苏省江都县)人,陈寓泰,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建隆,宋太祖开国年号,太祖平李重进于扬州,即在驻地建寺,并以建

  • 朗仙吟稿

    一卷。清余希芬撰。余希芬,生卒年不详,字朗仙,江苏昆山人,余梦星之四女,许配吴县沈林为继妻,未嫁而沈林先逝。此书咸丰九年(1859)夏刻,松竹斋藏版,为其姐姐余希婴汇刻入《玉山连珠集》之中。书前有其父

  • 历代二十一传残本

    十二卷。明程元初撰。元初字全之,歙县(今安徽芜湖)人,生平事迹不详。另著有《律古词曲赋叶韵》。是书略仿《资治通鉴纲目》之例,以二十一史各编年为传,故曰二十一史传,但非传体。此本仅存《季周传》十一卷,《

  • 禹贡郑注释

    一卷。清焦循(见《尚书补疏》)撰。此书为焦循专门阐明班固、郑玄之学者。清人说《禹贡》者,以胡渭《禹贡锥指》最为详尽。胡渭认为,班固的《汉书·地理志》对于华阴之太华山、雩县之沣水,上雒之熊耳,蒲阪之雷首

  • 东汉会要

    四十卷。南宋徐天麟(详见《西汉会要》)撰。本书以范晔《后汉书》为本,旁采司马彪《续汉书》、刘珍等《东观汉纪》及《汉杂事》诸书,类分帝系、礼、乐、舆服、文学、历数、封建、职官、选举、民政、食货、兵、刑、

  • 汉书音义

    三卷。隋萧该撰。清朝臧镛堂辑。萧该,兰陵人,梁时鄱阳王萧恢的孙子,少年封侯,后来梁荆州失陷,到长安,拜国子博士。《隋书·儒林传》有记载。臧镛堂又名臧庸,字在东,号西成,江苏武进人。嘉庆十六年卒,享年四

  • 焦氏类林

    八卷。明焦竑(详见《支谈》条)撰。此书为轶事小说类书,体例仿《世说新语》。焦竑好友在为此书作的序中说:“吾友焦弱侯氏,具绝世资,于书无所不读,乃先得我心。披览之余,自羲轩以及胜国,凡言之可以企踵《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