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斩鬼传

斩鬼传

清刘璋(1667-?)撰。刘璋字子堂,号介符,别号烟霞散人、樵云山人,山西阳曲(今太原)人。康熙三十五年中举人,雍正元年到直隶深泽(今河北深泽)任县令四年,政声极佳。刘璋平生著述较多,除《斩鬼传》外,还有《幻中真》、《幻中游》、《凤凰池》、《巧联珠》、《飞花艳想》等才子佳人小说。《斩鬼传》全书十回,写钟馗落第,愤懑而死,被封为驱魔大神,专为人间剿灭各种鬼魅的故事。钟馗捉鬼,是我国古代广泛流传在民间的一个鬼怪故事。唐卢肇《逸史》、宋沈括《梦溪笔谈》中曾有类似的记载:唐明皇于病中梦见一大鬼追捉小鬼,把他吃掉,自称是不第的武举,立誓除尽天下妖孽。唐明皇醒后,病因此而愈。于是诏名画师吴道子写其像,批告天下,以祛邪魅。自那时以后,民间渐成风俗,多于端午或除夕,悬挂钟馗图像,作为驱邪抗恶的一种精神寄托。本书作者就是取材于这一民间传说,运用幻想的笔法,对社会上各种邪恶,予以揭露和讽刺。书中描写的形形色色的鬼魅,实际是以鬼比人,讥刺封建社会中各式各样的人物,借以抨击社会黑暗现实。作品构思奇特,想象丰富,讽刺笔法变化多姿,语言通俗有力,妙趣横生,是我国讽刺小说中一部较好的作品。其版本有莞尔堂刊袖珍本、同文堂刊本、世界文库本等。今本有1955年通俗文艺出版社本,书名《钟馗捉鬼传》;1980年长江文艺出版社本;1989年北岳文艺出版社王青平校勘本,附录资料、考证甚详,较为通行。

猜你喜欢

  • 怪石赞

    一卷。清宋荦(详见《沧浪小志》)撰。《怪石赞》是宋氏任黄州通判时,广收怪石,得其佳好者十六品,各为命名、记其状貌,并系以赞语,撰为此书。此书成于康熙四年。是书中十六品怪石的命名分别为:一是宜春胜;一是

  • 郑敷文景望书说

    见《郑敷文书说》。

  • 二娱小庐诗钞

    五卷。《补遗》一卷。《词钞》二卷。清尤维熙撰。尤维熙字祖望,长洲(今江苏苏州)人。生卒年待考。乾隆年间拔贡生,官云南蒙自知县。该集为其友人吴江、郭庆、朱春生、彭兆孙等选定,钱塘陈鸿寿作序并刊行。补遗一

  • 静惕堂书目

    一卷。明曹溶撰。曹溶(1613-1685),字洁躬,又字秋岳,号倦圃,浙江秀水(今嘉兴)人。崇祯十年(1637)进士,官至御史,对宋元人文集有浓厚兴趣。是编又称《静惕堂宋元集书目》,即曹氏所藏各代诗文

  • 啸入新篁一里行,万竿如瓮琐龙泓。惊巢翡翠无寻处,闲倚云根刻姓名。

  • 大广益会玉篇

    三十卷。见《重修玉篇》。

  • 正音咀华

    四卷。清莎彝尊撰。彝尊字秬芗,长白(今吉林长白朝鲜族自治县)人。是编专为正音而作。以《字典》、《音韵阐微》之字音为正音,以江南话为南音,以北京话为北音,以官场说话为官话,各地方音为土音。其书所录诸字,

  • 释人疏证

    二卷。近人叶德辉撰。叶德辉(1864-1927)字焕彬,又字奂份,号直山,又号渔水,别号郎园,湖南湘潭县人。光绪十一年(1885年)举人,十八年(1892年)进士,授吏部主事,年三十乞假归。1927年

  • 续百川学海

    一百零四种,一百一十七卷。明吴永编辑。吴永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自宋人左圭所辑《百川学海》行世后,颇为学界推重,吴永乃搜集该书所遗佚之唐宋名贤著述,而辑为续编。丛书按天干顺序分为十集,共十二册,主要有:

  • 握奇经

    一卷。旧本题风后撰,汉丞相公孙宏解,晋西平太守马隆述赞。《汉书·艺文志》兵家阴阳类著录《风后》十三篇,班固小注云:“图二卷。黄帝臣,依托也。”或谓当即此书。然汉代人已认为其书伪托。今传本所题作者风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