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文史通义内篇

文史通义内篇

七卷;外篇,三卷,清章学诚撰。作者生卒年代及生平事迹见前《文史通义》条。《文史通义》一书系历年积累而成。就其全集考之,乾隆四十八年创作内篇《言公》上、中、下三篇,《诗教》上、下二篇;又作五篇,共计得十篇。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又得十篇,《礼教》所见二篇,皆是这一年所为。五十四年(1789年)所著十二篇,附旧稿一篇,共十篇,皆推原道术;以为文史缘起又新著十一篇,附旧作二篇,故这一年新著的通义内外共二十三篇。五十七年(1792年)又作《书教》三篇、《方志三书议》三篇。嘉庆五年(1800年)作《浙东学术》一篇,这已是章学诚去世的前一年,此时该书内外篇目大体写成。章学诚在自跋中写道:“右文一十六篇,他日录旧《文史通义》,当去芒角而存英华。”可见该书为他毕生精力倾注于此的事业。章学诚在世时,《文史通义》曾刊刻赠与好友,道光十二年(1832年)其子华绂才让刘子敬、姚春木在大梁刊刻了《内篇》五卷六十篇、《外篇》三卷六十一篇,后来的浙本、广本、黔本都出于此。宣统二年(1910年),刘廷干又从沈曾植处借得王宗炎所存的原编而复刊之,并增加了已刊未刊的诸本,都是章氏遗书,今日所著录的即为此本。内篇校诸家本多《礼教》、《所见》、《博杂》、《同居》、《感赋》《杂说》六篇,外篇三卷,收杂文七十四首,若通行本则杂取方志略例之文作为补充。此书有吴兴刘氏嘉业堂章氏遗书本。

猜你喜欢

  • 桑植县志

    八卷,首一卷,清周来贺修,卢元勋纂。周来贺字德生,江西南丰人,曾任桑植县知县。桑植县志创自乾隆十三年(1748)知县马奎,其稿无存。乾隆二十年(1755)知县钟人文续之,乾隆二十九年(1764)知县顾

  • 广韵音和急就篇

    一卷。清洪榜撰。洪氏生平见“四声均和表”。洪氏谓辨音以戴东原为最精,《四声均和表》用其例;明等以江氏《四声切韵表》为详,然多牵引古音,所考犹有未尽。乃就《广韵》之次第,为之分析,考其声母,辨其等位,注

  • 尚书主意传心录

    十二卷。明钟庚阳撰。钟庚阳字长卿,浙江嘉兴人,隆庆戊辰进士,官至刑部郎中。本书前有王樵的序,后有王肯堂的跋,分为《虞书》二卷、《夏书》一卷、《商书》二卷、《周书》七卷。本书分节进行解说,每节又分段分截

  • 四书则

    无卷数。明桑拱阳撰。拱阳字晖升,蒲州(今山西永济县)人,生卒年不详。崇祯元年(1633)举人。该书乃为举业而作,编次顺序为先《大学》、《中庸》,后《论语》、《孟子》,各有图说总论。取诸家讲章立说之不同

  • 凤阳府志

    ①四十卷。清耿继志等修,汤原振等纂。耿继志,字敏中,盛京盖平(今辽宁营口市)人,荫生,康熙十八年(1679)来任凤阳府知府。汤原振,凤阳府儒学教授。耿继志来守是郡,会部敕各省纂修通志,征集各郡志乘。而

  • 澹然集

    五卷。明陈敬宗(1377-1459)撰。敬宗,字光世,号澹然居士、休乐老人,浙江慈溪人。明永乐二年(1404)进士,选庶吉士,入史馆,改翰林侍读,参与修《永乐大典》。宣德中,官至国子监祭酒,赠礼部侍郎

  • 国朝画征录

    三卷。清张庚(生平见《通鉴纲目释地纠缠》)撰。此书成于雍正十三年(1735),自序于乾隆四年(1739)。此书载清初至乾隆初画家四百六十余人,叙述他们的经历、特长、流派、师承和画论等。但终作书时与所记

  • 蛣蜣集

    八卷。明郑若庸(约1535前后在世)撰。郑若庸,字中伯,号虚舟。江苏昆山人。生卒年不详。年十六为诸生,以任侠不羁被斥,隐于支硎山,后为赵王厚煜所聘,为之著书。著有《蛣蜣集》、《北游漫稿》、《美隽》等。

  • 雪园诗集

    六卷。清梁珪(约1671年前后在世)撰。梁珪,字至铉,号雪园,福建长乐人,生卒年均不详。曾客游江南、两湖、江西等地。工于诗。此集前有其友袁奂的序言,称其诗作于康熙三年(1664)。六卷依次为《灵峰草》

  • 湖北先正遗书

    七十二种,七百二十卷。民国卢靖(1856-1948)编。卢靖字勉之,号木斋,湖北沔阳人。光绪年间举人,官至直隶提学使。辛亥革命后在天津经营实业,并大量捐赠以振兴教育。著作有《割圆术辑要》、《万象一源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