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文体明辨

文体明辨

八十四卷。明徐师曾(生卒年不详)撰。徐师曾字伯鲁,吴江(今江苏省)人。嘉靖间进士。此书凡纲领一卷,诗文六十一卷,目录六卷,附录十四卷,附录目录二卷。例体取明初吴讷编《文章辨体》而损益之。吴讷书内仅分体五十四种,外编仅分体五种。本书正集列目一百零一种,附录列目二十六种。首列古歌谣词:皆汉以前作,真伪不辨,而以李贺一诗参其间。东京而后,追古之诗绝非仅此,显然不堪谨严。次列四言诗:以分章者为正体,不分章者为变体。次列楚辞:分古赋之祖、文赋之祖、摹拟楚辞三例。次列赋:分古赋、俳赋、文赋、律赋四例,又有正体而间出于俳、变体流于文赋之渐二变例。次列乐府:全窃郭茂倩书而稍增以宋史乐志,其不选者亦附存其目。次列诗:取《文选》门类而稍增之;所录止于晚唐,宋以后无一字。次列诏诰诸文:皆分古体、俗体二例。次列书表诸表:则于古体之外,添唐体、宋体。碑则正体,变体之外,又增一别体。甚至墓志以字数分体。但是书分类不定,忽分忽合,忽彼忽此;或标类于题前,或标类于题下,显得繁细琐碎。此书有《四库全书》本及明万历寿桧堂刊本。今人罗根泽将书中一百二十七种文体的题序抽出,加以点校,题为《文体明辨序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于1962年初版,1982年再版。

猜你喜欢

  • 北虞先生遗文

    八卷。明邵圭洁(约1540年前后在世)撰。邵圭洁,字伯如,一字茂齐,号北虞,江苏常熟人。嘉靖二十八年(1549)举人。是集为其子兵部主事邵禧厘所编。分为二帙。前一帙凡六卷,缮写多脱误。后一帙凡二卷,与

  • 寒支集

    十四卷。明李世熊(1602-1686)撰。世熊,字元仲,号愧庵,又号寒支道人,福建宁化人,明末遗民。天启元年(1621年)进士,隆武时授翰林博士不就。入清后,屡征不出。曾著有《钱神志》、《史感》、《物

  • 谭襄敏奏议

    十卷。谭纶撰。谭纶(1520-1577),明江西宜黄人,字子理,号二华。嘉靖甲辰(1544)进士,任台州知府,练兵御倭,屡战屡捷。嘉靖四十二年(1563)以右佥都御史巡抚福建,率刘显、俞大猷、戚继光,

  • 周易义丛

    十六卷。明叶良佩撰。良佩字敬之,台州太平(今浙江温岭)人。嘉靖二年(1523)进士,官至刑部郎中。该书用王弼本,采辑古今易说,从子夏传到元代龙仁夫,共一百七十七家。或自抒己见,则用“测日”标明,附于旧

  • 陈两湖集

    三十四卷。明陈昌积(约1551年前后在世)撰。陈昌积,字不详,号两湖,泰和(今江西)人。生卒年不详。嘉靖十七年(1538)进士。官至尚宝司少卿兼翰林院学士。陈昌积所写诗文,才调富有,驰骤自喜。著有《松

  • 疑狱笺

    四卷。清陈芳生(生卒年不详)撰。陈芳生除著有《疑狱笺》外,还著有《捕蝗考》。五代和凝著有《疑狱集》两卷,其子和将《疑狱集》增为四卷,明代张景又增补为六卷。陈芳生又作了一番增删,编为三卷。又附和及元代杜

  • 二十九子品汇释评

    二十卷。旧题翰林三状元会选。翰林三状元即焦竑、翁正春、朱之蕃。翁正春(?-1622),字兆震,侯官(今福建省福州市)人。万历中为龙溪教谕。二十年擢进士第一,授修撰,累迁少詹事、礼部尚书等职。翁正春耿直

  • 汉滨集

    十六卷。宋王之望(?-1170)撰。王之望,字瞻叔,襄阳谷城(今湖北襄阳)人。绍兴八年(1138)进士。教授处州,入为太学录,迁博士。孝宗即位,除户部侍郎,充川陕宣谕使,提升为参知政事,劳师江淮。乾道

  • 平治荟萃

    见《金匮钩玄》。

  • 缦庐遗集

    四卷。清蒋传奎(约1917前后在世)撰。蒋传奎字斗南,湖南湘潭人,生卒年未详。光绪二十九年(1903)举人。官邮传部主事。入民国,改交通部佥事。是集为传奎卒后其子沅搜辑遗稿编辑。卷一卷二为古今体诗。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