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批点春秋左传纲目句解

批点春秋左传纲目句解

六卷。清韩菼(1637-1704)重订。菼字元少,别字慕庐,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康熙十二年会试、殿试皆第一,累官至礼部尚书,卒谥文懿,有《有怀堂诗文稿》行于世。《批点春秋左传纲目句解》全书六卷,卷一为隐公至闵公,卷二为僖公、文公,卷三为宣公、成公、襄公,卷四为襄公、昭公,卷五为昭公,卷六为昭公、定公、哀公。体例略仿朱熹《通鉴纲目》,以六十甲子列于逐年之首,其下列周王及列国纪年,然后选录《春秋》经传,以经为纲,传为目。每篇都逐段逐句详加解释,篇末有总评。此书重在点评《左传》文法,对经义很少加以疏说。有光绪十年(1884)刊本。

猜你喜欢

  • 耆旧续闻

    十卷。宋陈鹄撰。生卒年、籍贯、仕履情况均不详。此书宋代史志及典籍均未著录,仅《四库全书总目》入子部小说家类。并记陈鹄,宋宁宗开禧以后人。书中内容记汴京故事及南渡后名人言行,多为旧闻,采摘他书或某人言论

  • 浪吟集

    二卷。明曹履泰(约1625年前后在世)撰。履泰,字大来,号方城,浙江海宁人。天启年间进士,官至兵部右侍郎。曾著有《蜻海纪略》、《谏垣谏草》、《书牍》、《浪吟集》等,其中的《谏垣谏草》今不传。该集为履泰

  • 周易三极图贯

    八卷。清冯道立撰。冯道立字务堂。东台人。咸丰元年(1851)举学廉方正。还著有《淮扬水利图说》。此书所说三极,即天极、地极、人极。作者想用图式方法阐明周易实是贯通天、地、人、万事万物的规律,因此凡是过

  • 说文经字正谊

    四卷。清郭庆藩撰。参见《说文经字考辨证》。是书为增补陈寿祺《说文经字考》阙略而作。郭氏自序云:“钱氏《潜研堂说文答问》就许书考证诸经异文,凡三百余字,信足羽翼群经,俾益后学,余服膺有年,犹思补其未备。

  • 芦山县志

    二卷,清杨廷琚修,竹全仁纂。杨廷琚,曾任芦山县知县。竹全仁,邑人。《芦山县志》清康熙六十年(1721)刻本。共二卷,除首卷外,内容包括:路界、形胜、星野、山川、建置、沿革、贡赋、城池、衙署、楼阁、关梁

  • 艺文备览

    一百二十卷。清沙木撰。参见《说文补详字义》。是书原名《艺文通览》。书前有阿克当阿诸人序跋、诗赞、观款和沙氏自序,首列凡例、总目、检字,次依十二支之序分为十二集。每集内分十卷,共一百二十卷。各卷总分二百

  • 花史左编

    二十七卷。明王路撰。王路,字仲遵,嘉兴(今浙江嘉兴市)人。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著作有《花史左编》。是书的主要内容为记载花之品目及其故事。全书分类编辑,遣词造句轻佻、戏谑,不脱明末小品之习。据《浙江通志

  • 连云簃丛书

    十二种,一百一十二卷。清杨尚文编。杨尚文字墨林,山西灵石人。好读书,喜刊古人著述。此丛书收声韵、金石、历史、地志等方面的著作,共十二种,多为要籍。如元李志常《长春真人西游记》二卷,为治西北地理的重要著

  • 说文叠韵

    二卷,首一卷,末一卷。清刘熙载、袁康撰。刘氏生平著述,见《说文双声》。袁康(生卒年不详)为刘氏弟子,字竹一,宝山(今属上海市)人。此所谓叠韵,指古韵相叠。许氏《说文》于字下系声,字声二者有双声,有叠韵

  • 习凿齿汉晋春秋

    三卷。清汤球辑。习凿齿(?-384),字彦威,东晋襄阳(今属湖北)人。博学洽闻,以文笔著称。官至荥阳太守。著《汉晋春秋》、《襄阳耆旧记》、《逸人高士传》,今皆不存。该书原五十四卷,记述东汉光武帝至西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