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我师录

我师录

一卷。清代成孺撰。此书与作者所著《国朝师儒论略》体例大致相同,只是《论略》仅论及清代儒家,而本书论及上至尧舜、周文王、武王等。全书宗旨仍是调合朱陆二派学说的,调停之主要观点为:“立教”当以程朱学派为宗,但陆王学说中“致良知”就是“明德”,二家学说均出于圣贤经典,只是有的持其一端,有的括其全体,虽然所出不尽相同,然而均于圣贤之道有所心得,且互不相悖,应集其长处,不必以此议彼,只求有益于身心等等。议论较为正统、公允,对研究清代儒学有一定参考价值。有家刻本。

猜你喜欢

  • 太史史例

    一百卷,明张之象撰。张之象字元超,松江华亭(今属上海市松江)人,嘉靖中期任浙江按察司知事,著有《楚范》、《楚骚绮语》、《彤管新编》、《唐雅》、《唐诗类苑》、《古诗类苑》。《明史·文苑传》中《文征明传》

  • 心泉集

    二十五卷。明何源(约1573年前后在世)撰。何源,字仲深,号心泉,江西广昌人。嘉靖三十八年(1559)进士。官至刑部左侍郎。谥靖惠。何源为吏部文选司主事时,张居正以亲故托之,拒不应。缘是引疾归。及为南

  • 旧德集

    十四卷。清缪荃孙(1844-1919)编辑。缪荃孙,字筱珊,又字炎之,晚号艺风,江苏江阴人,光绪二年(1876)进士,曾入张之洞幕下,助其编成《书目答问》,官翰林院编修。缪荃孙博览群书,尤精金石、目录

  • 春雨堂杂钞

    一卷。明陆深(详见《南巡日录》条)撰。此书只一卷,篇帙较短,书中所录多为古今政治得失之故,钞撮旧文,自为评陟。其谓汉光武帝笃信图谶,与求仙覆辙相去不远。此条并非单为评论光武帝而作,而实是为了讽当代世宗

  • 荣进集

    四卷。明吴伯宗(?-1384)撰。吴伯宗,名佑,以字行,江西金溪人。洪武二十四年(1391)进士第一,授礼部员外郎,官至武英殿大学士。后降检讨以终。事迹据《明史》本传。吴伯宗守正不阿,虽忤旨贬谪,仍不

  • 深雪偶谈

    一卷。宋方岳撰。方岳,字元善,号菊田。浙江宁海人。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是书有十四条,为评论诗词的文字。又自载其感旧题画诗二首入集,似为不类。其见识亦不高。如声言“梅花”二字入诗尤为难工,引贾似道“梅花

  • 东周列国志

    二十三卷一百零八回。明冯梦龙(详见《古今小说》)、清蔡元放编。蔡元放号野云主人、七都梦夫,清江宁(今江苏南京)人,生卒年不详。曾评点陈忱著《水浒后传》。《东国列国志》是长篇历史演义小说,叙事起自周宣王

  • 古宝贤堂法帖

    四卷。清李清(生卒年不详)辑。李清,生平不详。该法帖承明晋藩之“宝贤堂”命名,勒刻于康熙五十七年(1719年),共四卷。其中第一卷有朱文公和唐代褚遂良、宋代的黄庭坚;第二卷有元代赵孟頫,明代的唐寅、文

  • 御案七经要说

    二十五卷。清刘廷陛抄。廷陛字晋阶,陕西朝邑(今大荔县)人。所谓御案七经,内容是《御纂周易折中》二十二卷,成于康熙五十四年;《钦定书经传说汇纂》二十四卷,成于雍正八年;《钦定诗经传说汇纂》二十卷,序二卷

  • 国老谈苑

    二卷。又名《国老闲谈》。宋王君玉撰。王君玉生卒年、字号,生平仕履情况均不详。此书旧本题夷门隐叟王君玉撰,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题“夷门君玉撰,不著姓。”《宋史艺文志》与《直斋收录解题》作《国老闲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