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御定广群芳谱

御定广群芳谱

一百卷。清汪灏、张逸少等编撰。汪灏,字文漪,一字天泉,临清(今山东临清市)人,生卒年不详。康熙年间进士,官至内阁学士、礼部侍郎,巡抚河南,办事果断,纪律严明,因督修黄河工程,积劳成疾,乞求归里,不久病卒。著作除《倚云阁诗集》外;还主编了《广群芳谱》。张逸少,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只知任翰林院编修时,是《广群芳谱》的主要编撰人之一。《广群芳谱》是康熙四十七年(1708)汪灏、张逸少等奉康熙之命,在明王象晋《群芳谱》的基础上编撰成此书。是书卷一至卷六为天时谱,卷七至卷十为谷谱,卷十一至卷十二为桑麻谱,卷十三至卷十七为蔬谱,卷十八至卷二十一为茶谱,卷二十二至卷五十三为花谱,卷五十四至卷六十七为果谱,卷六十八至卷八十一为木谱,卷八十二至卷八十六为竹谱,卷八十七至卷九十二为卉谱,卷九十三至卷一百为药谱。是书与《群芳谱》不同的是:一是将《群芳谱》中的天谱、岁谱,合并为天时谱。二是将天谱中杂述灾殃、吉祥,岁谱之中泛述节气、时令的部分,全部删除。三是将《群芳谱》中鹤鱼一谱,因其无关种植、无关民用,而全部删除。在书的体例方面,也与《群芳谱》有不同之处:一是《群芳谱》分条标目,前后参差。是书对每物先释名状,次征引事实,统标曰汇考。二是诗文题咏统标曰集藻。三是制用移植各种方法统标曰别录。四是疗治一条,担心参校不精,予以删除。由于王象晋所处的时代和生活境况,所以其书内容大多采自《花镜》、《圃史》诸书,有的内容缺乏考证,有的错其姓名,有的迷其出处,遗漏背谬之处颇多。是书搜采广博,凡殊方绝域之产以及古所未闻者一一详载,《群芳谱》的内容只存十分之一二,其它十分之八九的内容全是新增入的,可为一鸿篇巨著。现存内府刊本、外覆本、《四库全书》本(康熙四十七年武英殿刊)、1985年农业出版社影印出版的《广群芳谱》、1985年上海书店影印出版的《广群芳谱》。

猜你喜欢

  • 郑敷文书说

    一卷。宋郑伯熊撰,伯熊字景望,生卒年不详,两浙路永嘉(今属浙江省)人,宋经学家、文学家。绍兴十五年(1145)进士,历官宗正少卿,以直龙图阁知宁国府,卒谥文肃。考伯熊官秩,不曾直敷文阁,或疑伯熊卒后复

  • 昭鉴录

    十一卷。明洪武初奉敕撰。据《千顷堂书目云:“太祖尝命礼部尚书陶凯(生卒年不详)等采录汉、唐以下藩王善恶以为鉴戒。编辑未竟,复诏秦王傅文原吉、翰林编修王僎、国子博士李叔元、助教朱复,录事蒋子杰等续修之。

  • 论语古解

    十卷。清梁廷楠(1796-1861)撰。廷楠字章冉,广东顺德人。官至澄海县训导。清史学家、戏曲家。精于史部,有《南汉书》、《金石称例》、《论语古解》、《粤海关志》、《海国四说》、《夷氛闻记》等。擅长戏

  • 啸余谱

    十卷。明程明善撰。程明善字若水,歙县(今属安徽)人,生卒年不详。天启年监生。著有《啸余谱》。本书共十卷。所载皆为词曲谱。词曲原可按板而歌,又以歌源出于啸,故名之为“啸余”。集中首列啸旨、声音、度数、律

  • 周易折中

    二十二卷,清李光地等奉敕撰修。此书成于康熙五十四年(1715)。明永乐间胡广等奉敕修《周易传义大全》,大抵以宋董楷《周易传义附录》、元胡一桂《周易本义附录纂注》、胡炳文《周易本义通释》、董真卿《周易会

  • 顾氏易解

    无卷数。旧题明顾曾唯撰。曾唯字一贯,号鲁斋,江苏吴江人。嘉靖三十二年(1553)进士。朱彝尊《经义考》载其著《周易详蕴》十三卷,无此书之名。该书用注疏本,只有上下经。卷首载元人肖汉中《读易考原》、明人

  • 鹤田草堂集

    十卷。明蔡云程(约1543前后在世)撰。蔡云程,字亨之,浙江临海人,生卒年不详。嘉靖八年(1529)进士,官至刑部尚书。著有《鹤田草堂集》。是集为蔡云程诗文集。凡十卷,其中文七卷,诗三卷。云程当王(世

  • 平定三逆方略

    六十卷。清勒德洪等奉敕撰。勒德洪,康熙朝礼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清初,明朝降将吴三桂、尚可喜、耿精忠因在清朝一统天下的过程中立有功勋,被分别封藩云南、广东、福建,称为三藩。他们各拥重兵,占据数省,飞扬

  • 常昭合志稿

    四十八卷,首一卷,末一卷。清郑钟祥、张瀛修,庞鸿文等纂。庞鸿文,字伯絅,号絅堂,光绪二年进士,历仕太常少卿、通政司副使等。清雍正六年(1728),常熟析分昭文,分修两志,乃有常熟陶志、昭文陈志,其后复

  • 苏沈良方

    八卷。宋苏轼(已著录)、沈括(详见《梦溪笔谈》)撰。此书又名《苏沈内翰良方》,系后人将苏轼《论医药杂说》(一说为《苏学士方》)合入沈括所撰《良方》而成。《宋史·艺文志》载此书为十五卷,陈振孙《书录解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