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弧矢算术

弧矢算术

一卷。明顾应祥(详见《测圆海镜分类释术》)撰。我国第一个对弧、矢、弦之关系加以研究的是宋朝沈括(1031-1095),在《梦溪笔谈》卷十八中他给出了“会圆术”,由弦、矢求弧长的近似公式,这可从《九章》弧田术中推导出来。宋杨辉、朱世杰继续研究,元郭守敬《授时历》在会圆术基础上创立了球面三角的新方法;明吴敬《九章算法比类大全》中给出了新的公式。明唐顺之(1507-1560)作《弧矢论》,对朱世杰的公式加以简化,并将此书给顾应祥。唐在《荆川集补遗》卷三中称:“仆既作为弧矢论,以请于明公,而明公亦既演之为书矣。”顾应祥于1552年著《弧矢算术》一卷。在自序中称:“弧矢一术古今算法所载者绝少。钱唐吴信民九章法止载一条,四元玉鉴所载数条皆不言其所以然之故,沈存中梦溪笔谈有割圆之法,虽自谓造微,然止于径矢求弦。……乃取诸家算书,间附已意,各立一法名曰弧矢算术。”在卷首顾应祥先写了“弧矢论说”,对其所用诸名称详加定义;然后写了“方圆论说”,论述周三径一古率勾通了方圆之形。全书共写了十四术:“圆径与截矢求截弦”,“圆径与截积求截弦”,“圆径与弧背求矢”,“圆径与弧背求截弦”,“圆径与弧背求截积”,“截积与截矢求截弦”、“截积与截弦求截矢”,“截积与截矢求圆径”,“截积与截弦求圆径”,“截积与截矢求截弧背”,“截矢与弦求圆径”,“截矢与弦求截弧背”,“截矢与截弦求截积”,“截弦与外周求截矢”。这些术均来自杨辉、沈括、郭守敬、吴敬《九章》与朱世杰,只有二术为沈括公式推得。传本《弧矢算术》得自宁波天一阁范家,已残缺。现仅存二十一问,每问之后有答有术,术后有细草。“应祥未明立天元一法,故置之不论。唯补其开带从三乘方之式,并详各弧矢相求之法。”(《四库总目提要》)。书后附“方圆术”一节,专讲圆求容方、圆周求径、圆径求周、圆周求积、圆径求积、圆积求周、圆积求径,并给出一些计算实例,无新意。明周述学《神道大编·历宗算会》和程大位《算法统宗》均采用过顾应祥的《弧矢算术》。该书原刊本刻于嘉靖癸丑(1553),现存于浙江图书馆;清《四库全书》收之,得自民间采进本,已有残脱之处计五页。

猜你喜欢

  • 四书集疏附正

    二十一卷。清张秉直撰。秉直集成《四子书疏》后,间有私解,积久成帙,名曰附正。是书成于乾隆二十年(1755),有自序。至道光十五年(1835),同里连毓太为之梓行,毓太也有序,称“秉直博览群籍,遍读濂洛

  • 大易近取录

    无卷数。清邵晋之撰。邵晋之字叙阶,号檀波,仁和人。乾隆二十一年(1756)举人。其大旨以朱子《本义》有有注而可疑的,有可疑而无注的,偶有所见,即以己意补之。其曰近取者,自序说是“远取诸物,必俟宏通该博

  • 虞初新志

    二十卷。清张潮(1605-?)编辑。张潮字山来,号心斋,新安(今安徽歙县)人,清初文学家。以岁贡生官翰林院孔目。喜刻书,曾辑刻有《昭代丛书》、《檀几书丛》,著《花影词》、《心斋聊复集》、《幽梦影》等。

  • 广西通志

    ①六十卷,林富修,黄佐纂。林富,福建莆田人,弘治十五年(1502)进士,历官至兵部侍郎兼佥都御史,总理广西事务。黄佐,字才伯,号泰泉,广东香山县人,正德十六年(1521)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擢少詹

  • 周礼疑义举要

    七卷。清江永(1681-1762)撰。江永字慎修,学者称慎斋先生,安微婺源(今属江西)人,为县诸生三十年,后弃举业,课徒授业,著名学者戴震、金榜皆从其受业。好学深思,长于比勘,被后治汉学者奉为先河。江

  • 皇明名僧辑略

    一卷。明代云栖比丘释袾宏(1535-1616)辑。袾宏,俗姓沈,字佛慧,号莲池,仁和(今浙江省杭州)人。为明代“四大高僧”之一。出身名族,其父人称“明齐先生”。袾宏生而颖异,幼习帖括,十七岁入县学,学

  • 愍忠录

    二卷。撰者不详。该书记北都、保定、陕甘、山西、南都等地明末死难诸臣,前有叶晴峰序。现有《崇祯丛书十种》本。

  • 丧礼或问

    一卷。清方苞(详见《周官集注》)撰。是书前面有刘捷序:“吾友望溪,出《丧服或问》质余,则狱中所著,其于先王制礼之意,有灼知曲尽,而非传注所能及者。余欲广其传,固止之日无其行而有其言,可增吾耻。余退而思

  • 麋园诗钞

    一卷。清毛国翰(1772-1846)撰。毛国翰字大宗,号青垣,一作星垣,湖南长沙人。嘉庆间诸生。道光二十一年(1841),裕泰任湖广总督,招致国翰于幕府,二十六年(1846)卒于署,年七十五岁。毛国翰

  • 丧服经传陈氏注

    一卷。陈铨撰,清马国翰辑。陆德明《经典释文》序录说,陈铨不详何人。《隋书·经籍志》也仅题铨名。看其序次在晋孔伦集注下,宋裴松之集注上,陈铨应当是晋宋间人。《唐书·艺文志》与《隋志》都著录一卷,现在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