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崇福寺志

崇福寺志

四卷,续志一卷。清朱文藻纂辑,章廷槐续。朱文藻(1735-1806),字映漘,浙江仁和(今杭州市)人。嘉庆十年(1805)纂《余杭县志》,未成即逝。还纂有《臬亭小志》、《洞霄宫续志》、《金鼓洞志》等。据咸淳《临安志》载:崇福寺为古刹,位良山门外,元代系宝寿院,寺中众多高僧。此志共四卷,卷一总叙,卷二寺宇上,卷三寺宇下,卷四住持、各房山主、檀护。续志为:住持、檀护、事实、诗。是编唯总叙一篇,纲目备举,词笔瞻雅。如寺宇上,备载关帝笤经,寺宇下,详登寺产册籍。皆为近俗。据《清皇朝文典》卷九十九载:乾隆元年(1736),编修王峻拟撰御制崇福寺碑记一篇,记清世宗颁旨发帑重整此寺,始于雍正十二年(1734)九月,落成于十三年(1735)七月,但此志未见提及。续志一卷,成于里人章廷槐,唯《禁约剪代寺南古樟树》一篇宜传,其它事与文,均无足观。其收入《武林掌故丛编》第三集。

猜你喜欢

  • 哲川诗草

    一卷。清希浚撰。生卒年未详。希浚姓爱新觉罗氏,字哲川,号彖庵,满洲正红旗礼烈亲王后裔,礼恭亲王之孙。希浚以应封宗室,得应嘉庆十二年(1807)乡试中式。少多病,与其兄皆早卒。此集有鲍桂星序,桂星乃希浚

  • 诗经图史合考

    二十卷。明钟惺(1572-1624)撰。钟惺字伯敬,竟陵(今属湖北省)人。万历三十八年(1610)进士,授行人,稍迁工部主事,寻改南京礼部,进郎中,擢福建提学佥事。以父丁忧归。官南都时,读史恒至丙夜,

  • 匏瓜录

    十卷。清芮长恤(生卒年不详)撰。长恤字蒿子,原名城,字岩尹,明亡后更今名,濑北(今江苏溧阳)人。明诸生,清经学家。自明亡后,长恤谢诸生,隐居荒野,幅巾裹发,终身不变。长恤学博而能醇,经史疑义,考证尤精

  • 华英通商事略

    英国伟烈亚力口(Alexander Wylie)译,清王韬笔录。是书记述从明代崇祯英船商初至一直到清代道光间东印度公司专利的取消,前后二百年间,中英通商前前后后的事例。其所记甚详,对明清外交、对外经济

  • 闰竹居丛书

    二十八种,二十八卷。清观颒道人辑。观颒道人不知何许人。丛书中题观颒道人辑之书有十七种之多。所收著作缺点很多,如《连山归藏逸文》,仅录部分著作所引数条,不能博采群书,存佚补正;《焦氏易林吉语》,原书流传

  • 易卦考

    一卷。清范尔梅撰。此书亦是范氏的读书札记之一种。此书首论河洛,认为河洛四位之相合,与羲卦四象之相合,其数历历不爽,因而圣人因图书而作易;其次考订先天卦变,认为京氏之八卦分宫次序乃后天之卦变,因改定八宫

  • 草庐吴先生辑粹

    六卷。明王蓂编。王蓂,字时祯,金溪(今属江西)人。生卒年不详。其生平详见《忠义录》(辞目)。该集共六卷。因吴澄《草庐全集》卷帙浩繁,乃择其尤精者录之,以便诵读。吴澄为宋之名儒,其学虽沿习程、朱之说,而

  • 江苏省外海战船则例

    是书不分卷数,第一册、第二册、第三册均为狼山镇标右营缯艍,第四册、第五册、第六册为狼山镇右营唬船,第七册为狼右营小哨船,第八册为狼山镇中左右据四营唬船,第九册、第十册为中营唬船,第十一册为狼镇中左右三

  • 新书

    十卷。汉贾谊(200-168)撰。贾谊别号长沙,雒阳(今河南洛阳市东)人。早年受学于李斯的学生河南守吴公和荀况学生张苍。十八岁能诵《诗》、《书》,二十岁博通诸子百家之言,二十二岁文帝召为博士,任太中大

  • 书传通释

    六卷。明彭勖撰。其生卒年不详,永乐、正统间在世。勖字祖期,又字子期,号昚庵。吉安永丰(今属江西省)人。永乐十三年(1415)举进士,授南雄、建宁二府教授。正统元年(1436)擢为御史,督南畿学政。后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