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尹文子校本

尹文子校本

①二卷。清严可均(1762-1843)撰。可均精于考据之学,曾著《说文长编》、《全唐文》、《铁桥漫稿》、《四录堂类集》、《孝经注》等。可均从《道藏》颠字四号录出《尹文子》,又据《群书治要》、《艺文类聚》、《长短经》、《意林》、《文选注》、《太平御览》诸书,补正其脱误。如其改《大道下篇》为《圣人篇》者,即据《论要》一书。其以意校者,共有三处:《大道上篇》“则形也,则形之与名,居然别矣。”注云:“则刑也”三字疑衍。“可为人臣矣”,注云:“臣字以意补。”“寡人虽亡国之余”,注云:“国字以意补”。今考汪继培本、钱熙祚本,正无则形也三字,人下并有臣字,钱本无下有国字。又《左传·二十三年传》作“亡国之余”,盖可均据以补“国”字也。基本可信。因此,《尹文子校本》堪称一部上乘之作。现存的版本有:中国书店印本等。②一卷。清汪继培(生卒年不详)撰。继培有《尸子校本》,已著录。其校《尹文子》,以绵眇阁本、子汇本、吴山道藏本、沈调元本、姜午生本、说郛本,参互校订,择善而从。又取《北堂书抄》、《群书治要》、《艺文类聚》、《文选注》、《长短经》、《太平御览》、《容斋五笔》诸书所引,是伪阙,更用《左传》、《老子》、《墨子》、《韩非子》诸书,转相证明,最为精密。其又辑引逸文,录于后面。然而,类书所书,时与《尸子》、《文子》他书相混,其本为《尸子》而误为《尹文子》者,继培已收入《尸子》辑本。其他如《史记·屈原传》索隐,《后汉书·冯衍传》注,《太平御览》七百三十八、又七百四十所引,并见文子。凡此之类,概不入录。可见其校《尹文子》并非十分精审。但纵观清代校《尹文子》者,尤以此书为佳。现存版本为《湖海楼丛书》本。

猜你喜欢

  • 节庵先生遗诗

    六卷。清梁鼎芬(1859-1919)撰。梁鼎芬,字星海,号节庵。广东番禺人。光绪二年(1876)年举人,光绪六(1880)年进士,任湖北按察使。1917年与张勋共谋复辟,游说黎元洪,寻求支持,复辟失败

  • 温飞卿集笺注

    九卷。明曾益(详见《左略》)撰。是书为清人顾予咸补注,顾嗣立重校。曾益于明代天启年间为温庭筠诗作笺注,成《温八叉集》四卷。清初人顾予咸惜其“缺佚颇多,援引亦不免穿凿”,便在曾注基础上重新作了补注,事未

  • 感述录

    六卷。《续录》四卷。明赵维新(生卒年不详)撰。赵维新,字素衷,茌平(今山东省茌平县)人。二十岁时,听说张后觉讲良知之学,于是便从学于他。并将其问答之语加以编次整理,称之为《弘山教言》。赵维新性情纯孝,

  • 耕烟草堂诗钞

    二卷。清平畴(生卒年不详)撰。平畴,字种瑶,山阴(浙江绍兴)人。官历江西候补县丞。平畴工诗擅画,集中七古突兀瑰奇,如天风海雨,声势夺人,七律有佳句而少佳篇。如:“扉底泥香芳草远、笠边雨细杏花开。”抒躬

  • 四书辑释大成

    不分卷。元倪士毅撰。首有凡例,次引用姓氏书目。先是士毅之师陈栎撰《四书发明》,同时胡炳文也撰《四书通》。栎殁,士毅继承师业,以陈说为主,胡说不全录,别增入朱子文集、语录、辑略、集义。旁及诸家所引之说。

  • 四书衷是

    不分卷。清孙绳武撰。孙绳武,字文辅,善化(今湖南长沙县)人。是编大旨以圣贤之言精微广大,非朱子为之集注,后人无由窥测。因而全部以朱子为宗。又以仅守一说为寡当,故参以《朱子语类》、《朱子或问》、《四书大

  • 图注王叔和脉诀

    见《图注脉诀》。

  • 安徽丛书

    二十四种,三百七十四种。民国安徽丛书编审会辑。丛书所收安徽学者著作除三种为明人所撰外,其余均为清人研治朴学之书。其中以程瑶田、黄生、凌廷堪、戴震、江永等人经史研究贡献尤大,堪称学术之宗。丛书旨在流传古

  • 元朝名臣事略

    十五卷。元苏天爵(1294-1352)撰。苏天爵字伯修,学者称滋溪先生,真定(今河北正定)人,国子学生出身,官至浙江行省参知政事、礼部侍郎等职。元末农民起义爆发后,奉命领兵镇压,病死军中。他熟习辽、金

  • 岳麓书院图志

    十卷。明陈论撰。陈论,字思鲁,攸人。此志《明史·艺文志》不载,祁承《澹生堂藏书目》,黄虞稷《千顷堂书目》有录。黄虞稷考《湖南通志》引《四川通志》录陈论始末有误。岳麓书院,宋开宝八年(975)郡守朱洞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