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小尔雅疏

小尔雅疏

八卷。清王煦撰。王煦(1758-?)字汾泉,号定桐,浙江上虞人。乾隆间举人,官通渭知县。生平致力经学,考求文字训诂,为时人所重。尚著《说文五翼》、《国语释文》、《文选七笺》等。王氏嘉庆五年(1800年)序云:“窃以训诂之体,当先识古文以正其字,次审古音以定其声,而训诂继之。”“今一准许氏《说文解字》,参以《玉篇》、《广韵》诸书,辨其子母与其雅俗,所以存古文也。”“今并旁征汉读,按定正声,力除惉,所以存古音也。”“今自秦汉迄于晋唐,凡传注之书有关雅训者,并从搜辑,至于齐鲁韩诗、贾马郑王诸经逸注,苟谊堪取证,亦所不遗,所以存古训也。”王疏要点为四:据善本及群书之所征引,以校勘今本《小尔雅》之讹误脱漏;据《说文》等字书以订定传本文字字体之失;旁征汉读,以正字音;从经籍传注中广泛搜求雅训,以存古训,并发挥前人之注。是书征引丰富,疏解亦颇严谨而有条理,唯时或拙于识断,如《广言》:“惎,忌也。”一条,疏文把《说文》“忌,憎恶也”《左传·襄公十四年》“君忌我也”中的动词“忌”,与《礼记·曲礼》“忌日,不乐”中的名词“忌”混而为一,统言为“皆其义也”。再者,是书依据《说文》订正字体时,往往把通行已久的字体斥为讹字,如改“晋”为“”,未免过于拘泥。王氏亦谓《小尔雅》非掇拾之作,卷一辨析甚详。是书有凿翠山庄刊本、王氏自刊本、邵武徐氏校刊本等。

猜你喜欢

  • 汲古阁珍藏秘本书目

    一卷。毛扆编。毛扆(1640-1713),字斧季,江苏常熟人。酷爱藏书,是著名藏书家汲古阁主人毛晋的第五子,幼聆父训,承家学遗风,亦擅校勘。因拟售书于吴江潘耒(1646-1708)而撰此书目,后转售泰

  • 青要集

    十二卷。清吕谦恒(1653-1728)撰。谦恒,字天益,又字涧樵。新安(今河南新安)人。康熙四十八年(1709)进士,官至光禄寺卿。谦恒曾读书于青要山数十年,因以山名集。其诗作极力摹仿宋诗,疏爽有余,

  • 鹤侣斋集

    三卷。清孙勷(约1700前后在世)撰。孙勷,字子未,一字予未,号峨山,又号诚斋,山东德州人。生卒年不详。康熙二十四年(1685)进士,官大理寺少卿,终至通政司参议,为人性简傲,不谐于俗。本集诗一卷,文

  • 中藏经

    见《华氏中藏经》。

  • 庭帏杂录

    二卷。明袁衷(生卒年不详)撰。袁衷字秉忠,东莞(属广东省)人。正统进士,授户部主事。历悟州府知府,改平乐府、永州府,所至公正廉明,百姓蒙其惠。袁衷尤长于诗文。著有《庭帏杂录》、《竹庭稿》等。此书是袁衷

  • 汉票签中书舍人题名

    二卷。清鲍康、徐士銮等编。咸丰九年(1859),内阁侍讲孔宪彝鉴于二百年来票签中书舍人题名缺漏,于是和同辈搢绅广泛收集各省志书和各家文集、年谱、杂录,及国史馆所存《爵秩全览》,并逐加采录。次年八月,孔

  • 楚风补

    五十卷。清廖元度(生卒年不详)编。廖元度字在隐,长沙(今属湖南)人,诸生。通经史、工诗。历游名山大川,所至倾倒。吴三桂之乱,毁其家,孤居僧寺。晚筑“息机园”。辑《楚风补》、《雪蕉堂》、《息机园》等。此

  • 简庄随笔

    一卷。清代陈鳣(生卒年不详)撰。陈鳣字仲鱼,号简庄,嘉庆举人。藏书甚富,著有《论语古训》等书。此书主要内容是杂记书籍版本、草稿流传、音释名读等等,都是作者据自己的见闻,随见随录而成。全书共二十八节,其

  • 绎史摭遗

    十八卷。清李瑶撰。李瑶,字子玉,江苏吴县人,生卒年不详。是书记明末清初史事。以温睿临《南疆绎史》为底本,对书中位号有不应书者,事迹有不尽备者,悉为考证得失,缀补周详。其余忠贤义烈,与夫闺中方外之卓然有

  • 南菁书院丛书

    八集,四十五种,一百四十四卷。清王先谦(已著录)编。王先谦在江宁试学时曾刻有《皇清经解续编》,之后,收检藏书,连同新购得的著作,汇刊成此丛书。丛书编定时,清代经学最盛,尤重考据。丛书所收,多为清代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