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官箴

官箴

①一卷。宋吕本中撰。吕本中,字居仁,号东莱先生。吕公著之曾孙。曾任济阴主簿、起居舍人,官至直学士院。一生著述甚丰,有《春秋解》十卷、《童蒙训》三卷、《师友渊源录》五卷。本书是一本居官格言之类的著作,共有三十三则。吕本中曾任地方官多年,颇有阅历,书中所载多是他的切身体会。卷首即标明“清、慎、勤”三字,实为任官要旨。此书不载《宋史》本中列传,而见于《宋史·艺文志》。此书有《百川学海》本、《说郛》本、《四库全书》本、《丛书集成》(初编)本。该书又以《吕氏官箴》、《吕舍人官箴》、《吕荣公官箴》等名目传于世。②明宣宗朱瞻基(1398-1435)御制。明宣宗为仁宗子,1425-1435年在位,年号宣德。在位期间,平定汉王朱高煦叛乱,始在各省专设巡抚,并特选郎中况钟等九人为知府,以整顿吏治。又重边防,发展生产。在位期间,经济恢复发展,“仓庾充羡,闾阎乐业”,颇有治平气象。性喜词翰,亦能画。本书即明宣宗为整顿吏治而作,自都督府至儒学,凡中外衙门,各著一篇,共三十五篇。前有宣德七年(1432)六月谕旨一道,称编撰此书乃取古人箴儆之意,所著各篇,各衙门官员要朝夕观览。主要内容是告诫各级官员应勤政、廉政,尽职尽责。嘉靖十七年(1538),南京国子监祭酒伦以训复刊布之。后载宣宗御制《广寒殿记》一首,《玉簪花赋》一首,诗二十七首,词二首。不知为何人所附,丛杂不伦,与原书体例大不相符。本书可供研究宣宗朝吏治参考。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时有左都御史张若溎家藏本。

猜你喜欢

  • 春秋命历序

    不分卷。清黄奭(详见《汉学堂丛书》)辑。该书是《春秋纬》之一,不见于诸史《经籍志》、《艺文志》及其他诸家著录,亡佚已久。但唐代《文选注》、《初学记》、《艺文类聚》以及宋代《太平御览》、《路史》诸书仍时

  • 崔笔山文集

    十卷。明崔涯(约1543前后在世)撰。崔涯,字若济,号笔山,宁国太平(今属安徽省)人,生卒年不详。嘉靖八年(1529)进士,累官至监察御史。著有《笔山文集》。是集凡十卷,卷一至卷七为奏疏及杂著,卷八为

  • 车营叩答合编

    四卷。明孙承宗(1563-1638)等撰。孙承宗,字稚绳,高阳(今属河北)人。万历三十二年(1604)登进士第二人,授编修,进中允。熹宗即位,以左庶子充日讲官。帝每听承宗讲,辄曰“心开”,故眷注特殷。

  • 左淫类纪

    一卷。清王士濂(详见《周末列国有今郡县考》)撰。此书之作,与《春秋世族谱补正》、《左女汇记》、《左传同名汇纪》等书都是为补陈厚耀、李蝶园《春秋世族谱》的缺漏。全书共分为二十二类,其中父娶子妇的三条,子

  • 汇印经传评点五种

    不分卷。徐树铮(1880-1925)编。徐树铮字又铮,又号铁珊,江苏萧县(今属安徽)人。十三岁中秀才,十七岁补廪生。1905年赴日本入士官学校就读。回国后,于1912年开始在北京政府任职,历任陆军部司

  • 击壤集

    二十卷。宋邵雍(1011-1077)撰。邵雍字尧夫,自号安乐先生,其先范阳(今河北涿县)人,后迁居共城(今河北辉县)。一生未仕,以操行学识为世人敬慕。三十岁后游河南,隐居苏门山百源上,人称“百源先生”

  • 放猿集

    一卷。《桐江集》一卷。《江山风月集》一卷。附《船庵词》一卷。清潘曾沂(1792-1852)撰。潘曾沂,原名遵沂,字功甫,别号小浮山人。江苏吴县人。嘉庆二十一年(1816)举人。五应礼部试而不第。道光五

  • 前溪集

    十四卷。清唐靖(约1692年前后在世)撰。唐靖,字闻宣,浙江武康人,康熙中诸生。本集诗八卷,文五卷,二集诗一卷。其诗颇有风骨,其文亦如此。五卷论水利,乐律诸条,科举答策之类。该书《四库全书总目》列入存

  • 平南定亲王尚可喜事实

    一卷。清末民初罗振玉(见《殷虚书契》)辑录。该书从内阁大库档案文件中编出,记载翔实。为研究康熙时三藩之一的尚藩之最好资料。现有《史料丛刊初编》本。

  • 五灯全书

    一百二十卷。清代超永(生卒年不详)撰。《五灯全书》一书,为佛教灯录体中属于通明法统类的佛书,成书于康熙三十二年(1693)。作者在对《会元》、《缵续》二书“删其繁芜增所未备”的基础上,历经约三十年笔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