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宅经

宅经

二卷。旧题《黄帝宅经》,托名黄帝撰写。《四库全书总目》称:“《隋志》有《宅吉凶论》三卷、《相宅图》八卷,《旧唐志》有《五姓宅经》二卷,皆不云出黄帝,是书盖依托也。考书中称《黄帝二宅经》及《淮南子》李淳风、吕才等《宅经》二十有九种,则作书之时,本不称黄帝,特方技之流,欲神其说,诡题黄帝作耳。”书中所引书名、人名都为后代人,可见题黄帝撰确属后人伪托。《四库全书总目》又称“《宋史·艺文志》五行类,有《相宅经》一卷,疑即此书,在术数之中,犹最为近古者矣。”该书以阴阳为纲,以天干、地支加八卦中之乾艮坤巽相配合,组成二十四路,分别形成阳宅图和阴宅图;以八卦定方位,乾坎艮震及辰为阳,以巽离坤兑及戌为阴;阳以亥为首,巳为尾,阴以巳为首,亥为尾,而主于阴阳相得。所有方位均与吉凶相联,因用以考寻休咎。全书目次为序、总论、凡修宅次第法、阳宅图说、阴宅图说。“序”说明相宅的重要性,“总论”按二十四路述说阴阳之理,并转录其他堪舆著作说明吉凶,“修宅次第法”则阐述方位顺序及各种禁忌。该书是相宅著作中较古的一种,所以颇受后人重视。但相宅著作虽与地形、地势及建筑学有某些合理联系,但与阴阳五行等相配合,并穿凿附会地预卜吉凶,则不足取。该书版本颇多,有《四库全书》本、《学津讨原》本、《说郛》本(一卷)题名《宅经》,《道藏》本,《夷门广牍》本、《津逮秘书》本、《崇文书局汇刻书》本等题名《黄帝宅经》。另有敦煌《宅经》,与此本大同小异。

猜你喜欢

  • 海陵集

    二十三卷。《外集》一卷。宋周麟之(1118-1164)撰。周麟之,字茂振,海陵(今江苏泰州市)人,一说江宁(江苏南京)人。绍兴十五年(1145)进士,为武进尉。绍兴十八年应博学鸿词科试,合格,除左修职

  • 若金集

    二卷。明彭百炼(约1431前后在世)撰。彭百炼,字若金,泰和(今江西泰和县)人,生卒年不详。明永乐十三年(1415)进士,官至广西道监察御史。著有《若金集》。是集前有任敬敏序,称“其遗文分为十四卷”。

  • 江西水道考

    五卷。清蒋湘南撰。蒋湘南,字子潇,固始人。举孝廉。历居江督河督幕府,故于江西诸水脉络颇明,因作江西水道考。蒋子遗书铅印本,共五卷。以述江赣二水之源流为宗,依《水经注》之法,提纲携目而叙之,俾十三府一州

  • 字汇补

    十二卷。清吴任臣(生卒年不详)撰。任臣初名征鸿,字志伊,一字尔器,号托园,仁和(今浙江杭州市)人。康熙十八年(1679)召试博学鸿词,授翰林院检讨。博学多闻,通经史,精小学,著作尚有《十国春秋》、《山

  • 范村梅谱

    一卷。宋范成大(详见《桂海虞衡志》)撰。《范村梅谱》,首叙梅花为天下尤物,吴下最盛。次叙作者在石湖玉雪坡种梅几百种,但仍感不足,又买王氏之屋七十幢,完全拆除,其地三分之一种梅,所有吴下梅品为之尽收;此

  • 文学研究法

    四卷。姚永朴(1862-1939)撰。姚永朴字仲实,安徽桐城人。曾主讲国立法政学校,应文科大学之聘,编订讲义。著有《国文学》四卷,翔赡而简易,典显而精凿。本书分二十五篇:起原、根本、范围、纲领、门类、

  • 真草干字文帖

    一卷。隋僧智永书,宋薛嗣昌刻。薛嗣昌,生平里贯不详。隋僧智永为王羲之七代孙,家传书学,精于书艺,相传曾手写《真草千字文》八百余本,分送浙东诸寺。据薛氏之题跋,该帖便是据其中之一传本——“长安崔氏藏本”

  • 缑山集

    二十七卷。明王衡(1564-1607)撰。王衡字辰玉,号缑山,别署蘅芜室主人。太仓(今属江苏)人。少年能诗善书,名动海内。万历十六年(1588)乡试第。万历二十九年(1601)进士,授翰林院编修。著有

  • 御风要术

    三卷。英国白尔特撰。美国金楷理口译。华蘅芳笔述。白尔特生平籍里不详,金楷理诸本一作布国人,一作美国人,殆为普鲁士国人,而归化美国者。译有《光学》。华蘅芳译有《地学浅释》。是编论舟海御风之术,共分十三论

  • 梵纲菩萨戒经义疏

    二卷。隋代释智撰。智生平事迹详见《维摩诘所说经文疏》辞条。《梵纲菩萨戒经义疏》是注解姚秦鸠摩罗什所译《梵纲经》下卷的经解。该经义疏不完全依从天台五重玄义疏经定势,而采三重玄义。即释名、出体、料简。在释